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知识付费影响有限 但知识市场剧变暗涌

发布时间:2017-03-01 03:09:04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36氪
导读:副标题#e# --> 近期同行们纷纷热议的三件事: 微信公众号开通付费功能 华为裁掉一批34岁员工,中年危机 跳槽难、求职难、招人难 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三者间,内部存在着一个强关联:知识市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

  近期同行们纷纷热议的三件事:

  微信公众号开通付费功能

  华为裁掉一批34岁员工,中年危机

  跳槽难、求职难、招人难

  这看似毫无关系的三者间,内部存在着一个强关联:知识市场。

  不信?且看下文。

  一、当我们谈论知识市场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在我们进行下述问题的探讨前,需要先澄清两个被业界混淆在一起的两个市场:

  “知识市场”和“知识焦虑市场”。

  我为何要刻意明晰两者的区别,旨在让各位读者对知识市场的本质有个成熟理智的认知。

  无论是知识创作者,还是知识付费者,在共享着一个名称的背后,却是各自包含着截然不同的两类群体、两个市场。

  我们以“知识付费者”为例:

  一类是为“缓解知识焦虑”付费的用户,另一类是为“获得真知灼见”付费的用户。

  相应的,知识创作者也分为“知识安慰剂”提供方,以及“知识苦药”提供方(姑且这么称呼)。

  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内容市场(泛知识)严格来说不在本文探讨的范畴内。

  无论你是一名知识产业的创业者、参与者,洞悉两者的区别能够让你在用户定位、输出内容时有个更为精准的认知,即:

  我们提供的知识,本质上到底是什么?

  对于“知识焦虑市场”,其输出的核心价值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词:

  (让用户)感知在学习,感知在成长,简单而美好。

  首先,这个市场必须创造出一种“我在学习,我比其他天天泡剧刷段子更有优越感”,其次,这个市场必须必须创造出一种“精力投入少,见效快,所学即所得”的既视感(游戏化思维的惯用伎俩)。

  如果缺乏任何一点,怎么达到快速解决“用户焦虑”的烦恼?

  写到此处,如果认为这是在嘲讽那真的是天大的误会。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知识焦虑市场绝非泡沫,而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刚需大市场。

  一个人若长期处于焦虑中会滋生病态,能暂时解决用户焦虑,保持身心平衡,这事实上就是一种正向价值,我们必须给予肯定。

  打个类比,零食没有多少营养,甚至还有长胖、蛀牙的副作用,但作为“一解嘴馋”满足口味之欢的这个刚需,仍然撑起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应对“知识焦虑”的市场亦然——活在充满不确定的现代丛林中,人们真真切切的需要比娱乐麻木更好的精神安慰剂(感知在学习),进而平衡内心的不适感。

  对,所以当我们在讨论知识付费的时候,请注意,绝大部分针对的是“知识焦虑市场”,无论参与讨论的人有没意识到这一点。

  这个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的“运营+营销”能力,与“知识水平高低”无关。

  产业运作也无非是对各类高深学问的“清洗、切碎、炒作”然后找群各界名人端上用户的餐桌,在一声声“客官慢尝”中,他好我也好。

  知识的售前、售中很重要,至于售后,效果出来得等一两年呢,客官先给个五星好评返现呗。

  而用户呢:我付了费,赚足了逼格,回头要控诉「知识不好」岂不是给自己打脸?

  我们必须客观看待这个市场:感性、单个用户生命周期短(被忽悠几次后就必须踏踏实实弄点真才实学了)、但市场整体生命力旺盛(新生的用户前仆后继)。

  尤其在近年社会经济日益维艰的背景下:铁饭碗减少、高房价、社会变化节奏加速,在可见的几年内,这部分市场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那么另一个“知识市场”又如何呢?

  我想起一个词,以前历史书上对满清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评价:“夹缝中求生存”。

  一方面传统的知识市场:K12教育、升学考核、职称认证等等始终不会“自由化”,虽然权威及社会效力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的“知识焦虑市场”又像洪水猛兽般混淆着用户的视野。

  对于部分求索真知的用户,很难由外而内的判断知识的优劣。

  庆幸的是,“知识焦虑市场”虽然实际效用参差不齐,但确实助推了很大一批独立思考、能吃苦、有志向的用户寻求“真知灼见”的知识市场。我们必须肯定它们的历史功绩。

  那么,另外这个“知识市场”现状又如何?当下是个机会么?它还将面临哪些“大问题”?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义知识呢?我们将在下述第三个问题中全面探讨。

  此处,我们暂时先简单聊下大家关注的:对于微信开通付费订阅功能的看法

  如无特别说明,下文问题二的“知识市场”特指“知识焦虑市场”。

  二、微信开通付费功能对知识市场影响大么?

  巨无霸微信的一举一动总是牵动着行业躁动的神经。这不,公众号即将开通付费功能的消息,让本已火热的知识市场烧的更旺了。

  按照「少加点班」一贯“剥开表象见本质”的风格,让我们一起梳理下,微信这次的动作于互联网知识市场,究竟是“他好我好大家好”的互利共生,还是“前人种树我乘凉”的大举收割。

  我们先从公众号的运营方(号主)的视角观察,会发觉问题清晰很多:

  首先,众多的内容分发(不具备自造内容)号大可率先剔除,它们并不会主动掺和这次的行业盛典(甚至有点抵触)

  对于内容面向大众用户(文娱休闲)的各类自媒体大号(例如二更、混子曰),他们不大可能敢于尝试这块烫手山芋。

  理由很简单,一方面他们已具备自盈利能力,人性具有强大的“厌恶损失”心态,没多少人会乐意为了“可能获得的额外收益”放弃“大量粉丝流失”的风险。

  尤其是当下“涨粉不容易,且爱且珍惜”的背景下。

  当然,如果他们内部面临现金流压力急于变现,倒有可能会选择冒进,但这类公众号占的比例必然很低。

  最有可能尝试付费订阅功能的将是为用户提供“功利价值”的公众号:

  比如实用技能、财经投资、职业规划、提供不对称高价值信息等等……

  这类「有料」的内容,本来就不是特别在意粉丝的数量,而合理的订阅费用,也算是给自己持续提供高质量内容提供物质保障。

  简单估算下:假设1元一篇的订阅,平均每天2千的订阅量,每周5篇,一个月下来大概也3-5万收入,差不多一个中等规模企业高级总监的月薪了。

  当然,我指的是那些大V们。

  持续提供高质量知识的困难程度可能远高于企业高管的工作难度,对于很多人。

  大V们以前需要靠广告、靠电商赚钱,现在好了,可以直接内容变现,省时省事,能够更专注打造优质内容,好啊。

  但,能这么顺利、简单么?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