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竞价排名的诚信问题卷土重来:又“作恶”了?
百度8月1日公布的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百度季度内总营收为260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百度核心”(即搜索服务与交易服务的组合)第二季度总营收为200亿元,同比增长28%,基于搜索的信息流广告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仍超七成。 而在财报中,百度还没有把AI作为单独板块进行分列。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AI带给百度的收入和利润还都微不足道,若在财报上进行体现,会显得很“寒酸”。 在声势上,百度的AI倒一点不“寒酸”,甚至有点高歌猛进的味道。 今年7月初,百度在2018 AI开发者大会公布了一系列重磅成果,比如“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芯片——‘昆仑’”“月活跃设备超过2500万的DuerOS操作系统平台”等等,秀足了AI技术肌肉。 但这其中,且不论“首款还是非首款”的争议,几乎每一项成果,也都还存在值得商榷的技术点和宣传口径。 比如号称已量产(下线)的100辆车“全球首款L4级自动驾驶阿波龙巴士”,主要在划定、封闭的可控区域行驶,比如软件园、产业园等,能否适应市区公共道路的复杂交通情况还未可知。一些媒体在合作厂家金龙的生产现场,也没有看到常见的流水线设施,后续能否真的量产成疑。 作为“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的昆仑芯片,则还未正式批量流片,发布会上超越谷歌和英伟达两家AI先驱的众多技术参数,也就停留于初期理想设计的阶段。 至于重点介绍的百度AI小程序,宣传和功能重点最终还是落在利用百度信息流为合作商家的资讯、服务、工具等做支撑,说白了,可以帮百度更高效精准地给商家做推广。 一边是仍然处于支柱地位的搜索业务,另一边是开花但迟迟不结果的AI业务,两相对比下,百度做出了何种选择?或许答案并不复杂。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