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冯鑫不想投降 他想赢得更大的成功

发布时间:2016-11-10 22:47:44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商业人物
导读:副标题#e# 摘要:后面是暴风集团,一家上市公司,一只妖股,一个在各种艰难和挫败中挣扎前行的有。前面是希望,是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未来,是通往内心的无。穿过刀锋,他找到了那条最狭窄的小路。 如果未被庸俗化地过度消费,意义未被消解,诗和远方这个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摘要:后面是“暴风集团”,一家上市公司,一只“妖股”,一个在各种艰难和挫败中挣扎前行的“有”。前面是希望,是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未来,是通往内心的“无”。穿过刀锋,他找到了那条最狭窄的小路。

  如果未被庸俗化地过度消费,意义未被消解,“诗和远方”这个短语用以装饰“暴风集团”CEO冯鑫,最是妥帖不过。

  自打开始理解这个世界,冯鑫就时常陷入诗和远方的情景里,陷入冥想当中。他喜欢那些不合时宜的、边缘的人、事和东西,地下摇滚、现代诗、《道德经》,以及拉里……

  拉里是《刀锋》中的人物。《刀锋》是毛姆最杰出的小说。拉里的原型据说是维特根斯坦,奥地利哲学家。拉里从容淡定、崇尚自由,对自我与世界都充满疑虑。他喜欢做些看起来无意义的事,不受周遭一切的桎梏。他不合时宜。

  他就是拉里。

  他就是那片不容易越过的刀锋。

  

冯鑫不想投降,他想赢得更大的成功

 

  他与世界相安无事拉里·冯鑫的诗和远方

  拉里是冯鑫的英文名字,来自毛姆的《刀锋》。

  《刀锋》的题记为:“The sharp edge of a razor is difficult to pass over, thus the wise say the path to salvation is hard.”——得救之道如此艰难,犹如穿过刀锋般狭窄。

  在《刀锋》中,拉里·达雷尔(Larry Darrell)是一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飞行员。他在军队中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他平时生龙活虎般置生死于度外,在一次遭遇战中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由此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刀锋》是冯鑫最喜欢的小说。

  他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后者过于通俗。

  冯鑫告诉我,他在大学时第一次读《刀锋》。那时候大家都迷恋萨特和加缪,迷恋摇滚和“在路上”,以及菲茨杰拉德和王朔。

  “其实是有点儿颓废,那里边唯一看到希望的书就是《刀锋》,因为他(拉里)其实也是那样的人,但你会觉得他有希望。你觉得活得挺束缚,但拉里那个生活状态,如果这辈子像他这么生活就挺爽。

  “他的生活状态,就让你觉得有一种美感,有一种‘这么生活怎么那么美啊’的那种感觉。当时是因为这个喜欢,后来又看了很多次。我的英文名字叫拉里,就是根据这个来的。你不觉得拉里跟释迦牟尼是一样的吗?

  “他看到自己最亲密的战友死亡了。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质疑。他似乎在各个地方‘晃膀子’,但他其实一直在很严肃很认真地追求求生的那条路上。其实跟释迦牟尼看到生老病死,说一定要去求佛是一样的,是一个当代的释迦牟尼。我觉得到后来你就会发现,你可能会有一个更重要的追求,在人生当中。”

  拉里是一个“玩世而恭”的形象,内心充满敬畏。“别人看他‘晃膀子’,其实他是去法国找,去希腊找,然后去东方找,后来回到现实生活中,我觉得他其实是非常严谨地在追求自己的。”

  拉里的行迹,在冯鑫看来,有点儿像是那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史诗”。

  “一开始我是因为审美观喜欢它,后来我觉得它越来越重要。它给你精神力量。它会给你鼓舞,让你觉得你追求东西有价值。大部分人在过现实生活,确实有些人,他们为了高贵的人生探索一生。就像北岛,他的一生到最后的部分,都试图给孩子们留些什么东西,而且留下的是精神层面东西。”

  “你知道我在香港见了谁吗?”冯鑫说,“北岛!”

  他很兴奋。在春节过后,他开始辟谷,好长一段时间,他的精神不错。然后他去了趟香港,坏了事。

  他到香港的第一天晚上,吃了海鲜火锅。原本洁净不染的肠胃,开始翻江倒海。“大概是中毒了,从第二天早上就一直泻,到医院打了一针,哪儿也没去,床上趴了一天,”他说。

  整整一天他都在上吐下泻,“吐了、泻了几十回,根本都不行”。在见北岛之前,他还在吐。他不敢想到“饭”字,也不能想到饭的形状,路上见到饭店的招牌,肠胃都会反应。

  说实话,他没想到能见到北岛。这是他的运气。对他那代人来说,北岛就是一个神话、偶像。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他牢牢记着它们。

  几年前北岛病了,很重。他康复得不错,重新开始学习说话和写字,尝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他总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

  他给孩子们编了一套书,已经出版了7册,反响热烈。他准备编30册。

  “他做了好多事,给自己加任务挺重的。他一个是做诗歌节,两年一届,另外就给孩子这套书,他准备编30册,包括给孩子的古典诗词、歌曲、音乐。”冯鑫说。

  他买了那套“给孩子的书”,请北岛给自己的孩子题了字。他觉得北岛应该有一部配得上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的传记。北岛告诉他,他准备用长诗来写这个传记。

  据说冯鑫描述,北岛的传记有点儿像是但丁的《神曲》,是叙事长诗,是史诗。每一位诗人都有写史诗的冲动,但大部分人都不配。北岛配得上。

  冯鑫坐在那儿。与北岛聊天儿,让他感到魔幻。他觉得自己太他妈幸运了。但不幸的是,杯盘中摆得满满的,他却不敢看一眼。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看了一眼。北岛点了一个意大利粉。冯鑫起身,疾步冲向厕所,开始狂吐。

  我问冯鑫,北岛的这种执拗,究竟是使命感驱动还是惯性在推动呢?冯鑫说:“我觉得他有可能偏惯性,但是如果他的使命感变成惯性,岂不是更高贵了?如果高贵的使命感成了你的惯性,那多好啊!”

  他问过北岛,经过这么多年浮沉,你最后怎么安放自己内心的价值取舍?是通过宗教或是通过哲学吗?

  北岛告诉他,诗歌本身就是他的信仰。

  “他无法阐释它。我觉得诗歌是文字里面唯一能够通神的语言,有点儿像音乐。能够具化描述的东西,都是比较可讲的。真正的东西,跟潜意识一样,是不可描绘的。他首先拥有诗歌的思维,对美和终极价值能找到共振;第二是创作层的,他能够忘我,能够让自己投身于精神上的追求,进入忘我状态,忘我状态也接近于涅槃状态。这是我硬帮他解读的,他自己没这么解读。他最后还是回到他的哲学系统。”

  涅槃。

  冯鑫用这个词为北岛对诗歌的信仰进行了定义。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