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创立 7 年,为何发展的爆发力迟迟未来?
在 Kickstarter 的 16 年数据报告里,该公司提到,它们已登陆新加坡和香港等地。之前,Kickstarter 要求项目必须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公民发起(个人项目)或其作为代表(公司项目)发起,而涉及产品等内容也都需要使用英文介绍。除此之外,Kickstarter 也支持直播了。 现在,Kickstarter 的要求已降低不少,更加本地化,它同意用户可以用中文、粤语等介绍产品(当然,Kickstarter 表示最好还是用英文),用户也能用港币等其他币种参与众筹和集资。 Kickstarter 在似乎在通过降低门槛来吸引更多的众筹项目,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让平台的优质性受到影响。此前,爱范儿也有报道过 Kickstarter 上那些“只收钱不发货、或者光发地摊货的众筹团队”。 还有很多事情比赚钱重要Kickstarter 的 CEO 曾公开表示过公司对于股权众筹“毫无兴趣”。这源于 Kickstarter 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让看起来那些不可能成功的艺术项目得到支持,而不是为了投资。 投资这类商业模型是可行的,有人给钱,然后再借此赚钱。但我认为,艺术和创造性的工作是可以用不一样的规则来实现的。如果大家看待每一个事物,都是用相同的思路,那么把一个概念变成可能的机会会越来越小。 但如果从长远来看,以这种拒绝商业化的态度,不知未来它是否还能在众筹界保持龙头地位。 Kickstarter 帮助不少人实现了梦想,对于 Kickstarter 来说,也“还有很多事情比赚钱重要”。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