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21 16:41:23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做站长
导读:副标题#e# 阻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所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不仅在自然间中常见,在互联网中也广泛存在。本文作者从五个角度,深入分析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什么是阻力 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阻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所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不仅在自然间中常见,在互联网中也广泛存在。本文作者从五个角度,深入分析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阻力

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相对运动所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类型的阻力,比如空气阻力、水流阻力,各种各样的生物因此进化出相应的身体特征去减少阻力。

拥有流线型外形的海豚掌握独特的减少湍流摩擦阻力的游泳方法,这使其游速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达到每小时 70-100km,远超现代潜艇的航速。

人类为了摆脱自然界设计的阻力,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

采用纤维模仿鲨鱼皮肤结构的鲨鱼皮泳衣能够降低 30% 的水阻,提高人类游泳速度。汽车的流线型设计减小涡旋作用或避免涡旋的形成大大地减低了空气对其的阻力。

在人类社会,人为设计的阻力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了公共安全设立的安检、为了交通安全而严格控制不同区域的最高车速、为了社会安定而设立的法律,诸如此类的阻力都无时无刻规范着人类的行为。

类似的,对于互联网产品,用户在使用时也会被刻意地或非刻意地设计出的阻力所影响,这些阻力会阻碍用户完成目标。

二、为什么会产生阻力

在认知心理学中,我们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之后做出反应的过程中,涉及到我们如何感知、学习、推理、记忆,以及如何把意图转化为行为。

人类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对于感知、学习、推理、记忆的神经结构已经初步进化形成,大多数的人保持着相似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缺陷。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的阻力往往来自于设计师未能充分了解用户的认知能力,从而设计出容易导致用户犯下认知性错误的产品。

以下常见的人类的认知特点影响了我们感知和获取信息的过程。

2.1 倾向于通过经验、环境和目标进行判断

对于一件新事物,我们感知它的方式通常受到三个因素影响:过往的经验、周围的环境、当下的目标。

我们通过过往的经验将已知概念套用在新事物上,帮助我们理解。一旦产品界面中与用户的经验预期相悖,就会产生阻力。

2.2 缺乏耐心和思考

面对一个我们从未使用过的机器设备时,我们很少愿意耐心阅读完它的说明书再去使用它,而是自信满满的希望通过简单的摆弄和熟悉就能够了解它的使用方法。

《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一书中的第一条可用性原则就是“Don’t let me think(不要让我思考)”,作者认为设计者在设计一个界面时,最好能够做到让界面清晰易懂、一目了然,让用户能够不必过多地思考就能够使用它,帮助用户跨越思考过程,让用户能够轻松做出复杂的决策,减少认知压力。

2.3 心流易被打断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心流状态,当我们在极度专注地做某件事时完全沉浸其中并且非常高效,但如果意外地被打扰,会让我们很烦躁。

有关任务执行的研究文献中就曾经提到过:中断会导致错误,而且人们容易遗忘之前的位置或状态。当一个任务打断了另外一个,重新启动需要的时间会让每个任务都变慢。

打扰我们的事情可能是工作时突然的一声噪声,也可能是在使用软件时冗余的弹窗、过多的页面跳转、无意的误操作等等。界面中过多的干扰会打断用户的心流,造成用户的使用阻力。

2.4 无法摆脱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由澳大利亚教育学家 J.Sweller 提出,由于对人类学习认知和教学指导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理论在教育领域成为重要的心理学指导理论,在交互设计领域也存在着借鉴意义。

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认知负荷是指外部信息进入个体短期记忆后中后所需要的注意力资源和记忆容量,被分类为内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以及相关认知负荷(如下图)。

当任务需要消耗的注意力和记忆容量超出学习者的极限时,就会导致认知超负荷,超出的部分将不会被学习者有效获取。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不同的呈现形式形成的外部认知负荷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文字>图式>视听。因此,为了避免认知超负荷给用户带来的使用阻力,我们应该设法简化信息来降低内在认知负荷,通过更合理的信息可视化形式和信息架构构建降低外部认知负荷。

三、产品设计中的阻力应用

如下图,基于上述的用户的认知能力分析,合理降低阻力,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在提高交互效率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操作步骤、提高传达效率、减少页面跳转来达到目的。

在降低交互成本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降低操作难度、减少用户思考来实现,同时通过降低认知负荷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

阻力并不是越小越好,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增加阻力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或达成产品目标。

通过提高防错能力、提供安全感和营造仪式感来优化体验。通过筛选用户和内容把控社区生态,通过功能引导和歧视性策略来迎合商业目的。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四、降低阻力的应用

4.1 提高交互效率

4.1.1 减少操作步骤

类似于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交互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流失。通过以下减少操作步骤的方法,可以降低用户行为路径中的阻力。

4.1.1.1 使用合适的控件

不同的控件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控件的选用不当会形成多余的操作步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个控件的属性和应用场景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举一个例子,在微信的朋友圈发布页中编辑内容后点击取消后,弹出警告框显示“不保留”和“保留”按钮。但是考虑到用户可能会误操作点击取消按钮的场景,此处应增加一个按钮让用户回到编辑状态,否则不管用户选择哪个选项都会退出发布页重新进入,从而使用户多了一步操作。

下厨房的发布页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使用了默认有返回操作的上拉菜单控件作为提示方式,即使在误操作场景下也不会增加操作步骤。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控件方面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大家可以通过阅读 iOS 人机交互指南和安卓 Material Design 规范来深入学习。

4.1.1.2 复杂任务移交系统

任务都存在其复杂性,当我们无法简化它时,可以考虑将复杂性移交给系统,使其代替用户操作。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用户已经在产品中填写过的信息来帮助用户填写相关信息。例如通过身份证号码自动识别出用户的生日和性别,自动为用户填充。

4.1.1.3 预判用户行为

预判用户行为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用户操作前,预判可能发生的用户行为,以建议的形式为用户提供选择,缩短用户行为路径。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比如拍摄照片后,打开微信聊天页面,微信会以气泡的形式询问用户是否要发送图片,如下图。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第二种是由于用户的认知错误进行了非目标操作时,系统提前识别引导用户进入正确的流程并完成任务。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比如支付宝聊天界面中,很多用户误以为可以直接通过输入框输入金额数后点击发送就可以转账,但实际上只会发出一条消息。支付宝贴心地在用户输入数字后外显转账功能,从而避免了用户的错误操作,如下图。

阻力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

4.1.1.4 优化页面流程

不合理的信息架构和流程设计会增加用户的操作步骤。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