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扒一扒陆奇、沈向洋、李开复、 洪小文四人在CMU和职业生涯早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1-21 03:09:38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雷锋网
导读:副标题#e# 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微软的几位华人副总裁们包括陆奇(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李开复(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洪小文(微软资深副总裁)均为 CMU 计算机学院博士。 其中沈向洋、李开复、洪小文是 CMU 计算机学院罗杰·瑞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微软的几位华人副总裁们包括陆奇(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李开复(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洪小文(微软资深副总裁)均为 CMU 计算机学院博士。

其中沈向洋、李开复、洪小文是 CMU 计算机学院罗杰·瑞迪(Raj Reddy)教授的学生。

雷锋网了解到,在学生时期和职业生涯早期,四人之间就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每个人在其他三人的成长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固执”同门师兄弟:李开复与洪小文

扒一扒陆奇、沈向洋、李开复、 洪小文四人在CMU和职业生涯早期的故事

李开复是四人中最早进入 CMU 的“大师兄”,李开复回忆到,当时 Sphinx 是他的博士论文主攻方向。Sphinx 最初是由李开复一人在做,后来随着洪小文进入博士班,后者开始与李开复一起推进 Sphinx。

李开复和洪小文在做 Sphinx 时,他们的共同导师瑞迪教授其实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思路,但年轻气盛的李开复和洪小文仍旧坚持采用隐含马尔克夫模型的框架做语音识别。

瑞迪教授不得不用一句“我不认同你们,但我支持你们”默默支持二人的研究,后来这句话也多次出现在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中。

Sphinx 成功后对瑞迪教授本人和后来的研究者影响巨大。语音专家告诉雷锋网,有别于传统的“专家系统”,这套语音识别技术完全是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思路,直至今日,苹果、微软及其他公司与机构的语音技术研究仍以之为基础。吴军在《数学之美》的第二章《自然语言处理——从规则到统计》中提到:李开复和洪小文出色的工作,帮助他们的论文导师罗杰·瑞迪 (Raj Reddy) 在 1994 年获得了图灵奖。

李开复毕业后,Sphinx 被立项成为 CMU 主流,李开复继续负责该项目两年,当时他的团队还有洪小文和黄学东等人。

两年后,李开复离开 CMU 加入苹果,黄学东成为该项目的负责人。

1990 年,李开复正式加入苹果;1991 年,沈向洋来到 CMU 师从瑞迪教授;1992 年洪小文随之加盟苹果,而陆奇也在同年进入 CMU 计算机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

1993 年,负责 Sphinx 项目的黄学东加入微软。身在西雅图的他想把与他一起在 CMU 负责  Sphinx 项目的师兄弟洪小文拉入微软。接到微软邀请时,洪小文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最终在黄学东的多顾茅庐后,洪小文动了心。其实当时洪小文也意识到苹果已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微软势头正猛。最终洪小文在 1995 加入微软雷德蒙研究院从事语音技术的基础研究。

沈向洋后来如此评价洪小文“洪小文在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有着的丰富经验和高超的管理能力”。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