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质书圈粉赚钱,YouTube网红们掀起一波写书高潮
然而,书的作用不只是成为红人们的另一个频道。许多红人将视频里从未谈起的事情写进书里,部分原因在于视频播放监管更严了。化身作者之后,他们就能有更大的掌控权,决定书里写什么、如何展开、怎样解释生活的点滴。虽然也可以通过拍摄和编辑过程来控制视频内容,但书会让人感觉更私密、更正式,也让网红们筛选出真正愿意付费、花几小时读自己故事的那部分忠实粉丝,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对迪伦来说,书就是他愿意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因此他也只会告诉真正有心投资的粉丝,他在网上是怎样的人,生活中又是怎样一个人。 未闻其人,先观其书在网红们出的那些书里,很有意思的一类是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 凯特琳·道蒂(Caitlin Doughty)是“向入殓师提问”(Ask a Mortician)频道的主播,她正职是一名入殓师,业余时间兼职主播。一位文学经纪人通过YouTube频道发掘了她,然后向她约稿,最终出版了《你眼中的迷雾》(Smoke Gets In Your Eyes)。 作为一名职业入殓师,道蒂会在视频中讨论一些围绕死亡展开的古怪话题,从人死后制成标本的过程到毛发和指甲的生长,不一而足。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人们对死亡的接受程度,以及美国人的死亡观发展史。 道蒂一个月只会上传几个视频,她把自己的YouTube的频道内容和书里的内容分得很清楚。“我的视频会刻意做得有趣、接地气一些,就像突然发神经一样,”她解释说,
死亡是一个沉重乃至禁忌的话题,因此制作有关这个话题的视频乍看可能有些诡异,特别是在YouTube那样一个游戏、美容和宠物猫占主导地位的平台。然而,道蒂成功地让自己的频道保持轻松诙谐的风格,哪怕是在谈到严肃话题时同样如此。在她的很多视频里,你能真正听到她的心声,而读了她的书,你会将它看作视频频道的自然延伸,不过是她传播个人死亡观的另一种方式。正如道蒂所说: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写书的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赚钱。 有报道称,在签约写书后,YouTube主播可以得到六位数的预付款。刚开始出售图书的版税还不足以冲抵这么大笔预付款,但如果后来书冲上畅销排行榜,版税就可观了。 2015年10月,泰勒·奥克利的《狂欢》(Binge)上市,几周后就跻身热销榜,此后售出超过15.5万本。“Miranda Sings”的《自救》(Selp-Helf)自出版以来已售出19万多本。谢恩·多森的处女作《我讨厌自己》(I Hate MySelfie)销量也超过了10.1万本,他的第二部作品《每况愈下》(It Gets Worse)将在今年夏季问世。 另一大好处在于,读者就是这些主播潜在的新订阅观众。 奥克利的《狂欢》目前在亚马逊网站获得981位读者的五星评级。一位读者的评价是:
从人数来看,新增的观众量大概还是超不过从视频追到出书的忠实老粉丝,毕竟后者买书,本身就是为了更靠近自己的偶像。 不少红人跟Gay受红人奥克利一样,在视频里拥护LGBTQ+群体。而在粉丝看来,公开谈论出柜比单纯地在视频里做相关问答更有意义。亚马逊用户Evelin在评价《狂欢》时给出了如下精辟的解释:
网红与粉丝的关系向来是两面的。一方面,粉丝希望和自己喜爱的名人关系更亲密。另一方面,对大多数YouTube主播来说,这种关系让自己在粉丝眼中显得更真实,是保持人气、事业成功的关键,也是为什么书的内容必须考虑周全、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打动日益嘴刁的用户。 泰勒·奥克利和瑞奇·狄伦那类型的主播主要依靠与他人分享个人生活开拓事业,因此他们写自传也是情理之中。而对动不动“要死”的凯特琳·道蒂而言,假如一本书能劝说人们接收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探讨死亡这个禁忌话题,她认为就有存在的意义。毕竟,她的生活无时无刻都是和死亡打交道。 一纸书约可能是事关网红职业生涯的战略性选择,也是让他们剖白自我的绝佳机遇。毋庸置疑的是,随着道蒂和埃米莉·金这样相对小众的题材与独到视角开始得到更多认可,YouTube红人们还将掀起新一波写书高潮,而且会比第一波热潮催生的图书类型更丰富。 无论如何,爱看书的读者大概是可以安心了:在这场媒体变局中,即便视频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那些大红大紫的视频po主们也不会贸贸然丢掉纸质书。(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钛媒体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