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2019年的自动驾驶:泡沫破裂之后 进入“静默期”

发布时间:2020-01-10 11:23:52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亿欧网
导读:副标题#e# 从2018年到2019年,自动驾驶技术有何进步? 行业领头羊Waymo给出的答案是:正式在苹果App Store上线官方应用Waymo One,用户下载注册后可于凤凰城内直接召唤自动驾驶出租车。至此,Waymo的RoboTaxi越来越接近理想中的模样,近似于Uber、滴滴的存

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而言,过去数十年,数代自动驾驶人都专注于单车智能的研发工作,但即便如此,自动驾驶车依旧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cornercase),诸多问题难以被真正解决。如存在视觉盲区、高精度地图无法实时更新等。

此外,改装成本迟迟无法大幅降低也制约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使单车智能现阶段只能被当作DEMO进行演示,无法真正实现量产。

这需要车路协同技术的助力。通过改造道路基础设施,众多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共享道路的智能能力。技术角度而言,路边加装传感器可以形成“上帝视角”,杜绝视觉盲区,同时考虑区域内所有车辆的运行情况,规划最佳行驶路径,做出最优决策。成本方面而言,车路协同技术可以为自动驾驶汽车“减负”,减少传感器使用数量,降低系统成本。 

在中国,强有力的政府使基础设施的大幅改造成为可能。百度、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纷纷将目光瞄准车路协同技术,虽然声称不造车,但他们依旧要在智能汽车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看得见的未来 

2019年,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格局已悄悄在诸多层面发生改变。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无论是资本,还是自动驾驶企业本身,都开始加深对商业化的重视程度。

创投市场的活跃度已远不如当年,业界对自动驾驶技术的看法也已经变得悲观。随着这项技术进入“冷静期”,自动驾驶企业也开始“洗牌”,寒冬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这过程中,资金继续向头部公司集中,资本不再相信PPT,而只有顺势发展、具备造血能力和前景的初创企业才有希望活下去。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2~3年,低速或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将率先实现商业化,而高速或开放道路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还会经历一段试运营期。此后,其对政府和整车厂的依赖性将逐渐加强。

而在政府的助推下,中国特色的车路协同技术将蓬勃发展,这或会带动基础设施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诸多投资机会。

如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处境更像是狂欢后的静默期。突如其来的变化将诸多企业打得措手不及,“低调”成为主旋律,所有企业都在蛰伏过冬,等待着属于他们的那个春天。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