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清华上下铺兄弟,硅谷多年创投老司机,联手投出独角兽
科技老司机的俱乐部 谈到这里,邦哥不由得要问,难道投资硅谷就这么稳赚不赔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夏淳表示,硅谷确实遍地黑科技,但并非遍地黄金。好的投资回报更需要合伙人团队真正懂科技。深度科技一向是 TSVC 的主要投资方向,能如此专注完全仰仗基金合伙人团队的 专家背景 。 硅谷的许多基金,在看项目时都有专家团队列席发表意见,张于庆和夏淳当年就多次被邀请,担任这个角色。 但是在 TSVC,不仅做到了专家参与决策,更是做到了专家作为合伙人直接决策。 “ 我们的合伙人团队,无一不是各领域的技术大牛,甚至是行业内已经创业成功先行者,这才真正叫‘让懂行的人拍板’。 ” 可以看出,技术的专家团队是 TSVC 一大优势。 对技术创业者而言,困难之一就是很多情况下,投资人听不懂。比如 Quanergy 这家公司。 2013 年 Quanergy 开始融资,当时提的概念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传感器技术服务。彼时自动驾驶汽车远没有现在火,大家初听都认为相当不靠谱,不懂技术的人不相信它。 当这个项目遇到 TSVC,却撞到了枪口上:夏淳和张于庆都是雷达专业出身,在他们眼里,自动驾驶靠不靠谱不那么重要,传感器(相控阵电子扫描的微型激光雷达)一定有前景。 从技术角度讲,雷达不只是看看天上飞机而已,地面上识别目标都需要: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这种传感器一旦在量产情况下做到 50 美元一个,应用场景就太宽了。现在 Quanergy 的估值已达到独角兽的级别,是 TSVC 代表案例之一。 技术型项目投资,很多情况下需要专业深厚的学科背景,一个专业的团队,会给创业者带来很大信心。TSVC就是这样一个豪华的精英合伙人团队,在硅谷硬科技投资界做出了自己的口碑。 “现在有些基金会参考我们,知道我们下功夫。如果是我们投,他们的决策就容易多了。” 二位合伙人提到这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技术上较真儿,像做学问一样做投资 夏淳认为,技术项目投资,重要的不仅是人,还有对待技术的态度与虔诚。 如果有技术创业者找夏淳,有些他是不看 BP 的,直接要对方的研究论文。这在中国有或许有些困难,在硅谷没有任何问题。“有没有真东西,论文拿过来一眼便知。” TSVC 联合创始人夏淳 “我们觉得国内市场在技术这块相对来说缺乏判断力。所以我们首先投的要比别人早,选择国内基金还不敢投的项目。比如我们从 2011 年就开始投资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了。” “而现在,我们要投的,是下一代技术,如光电技术、脑科学技术、生物传感等。这些领域国内的资本风潮还没有起来。” 在老司机看来,技术的发展脉络是清晰的,一个技术从产生、上升、产业化,最后进入市场、爆发,都有规律可循。所以把握住萌芽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这与模式创新不同,技术要看它的研发历史。一项技术的研发,一般来说有十年的积累。所以技术的发展脉络要有合理布局,把握节奏很重要。 “对我们来说这不难,我们在硅谷起起伏伏 30 年,这一代一代的技术发展,我是看得见的。” 果然是老司机。 用老司机的话讲:当看待一个技术公司时,你要相信技术的力量。 比如 TSVC 投出的另一家独角兽公司ZOOM。这是一款视频会议产品,在移动端和 PC 端都可使用。创始团队当时从 WebEx(后被思科收购) 出来创业,拥有很深的技术根底。 团队没问题,技术没问题,但是所有人都担心市场的表现。 “即便在 2011 年,视频聊天也并不新鲜了。上有WebEx,Lync(Skype for Business)等企业端应用,下有大量免费产品的竞争。”张于庆谈及几年前的情景,一切依然历历在目。 “打动我们的是 Zoom 的技术深度,在网络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Zoom 仍然能保证良好的通话质量;尽管公司在品牌,推广,市场等方面暂时不占优势,但我们充分相信其技术终将被市场认可。” 时光荏苒,五载过后,ZOOM 技术研发依旧领先,打造了非常扎实的市场,估值也达到了独角兽级别。 “ZOOM 到今天,50 万企业用户,300% 年成长, 靠的是高质量视频,音频,高稳定度, 和极致的用户宜用程度“, 张于庆说。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