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联发科之问:决定消费者体验的,不是芯片性能,而是芯片功能
从这一点看,那些追求合适性能提升空间,同时又能保持价格优势的芯片厂商,其实占了很多优势,比如近來一直在中端市场发力的联发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选择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厂商所发布的机型,大多为超高性价比机型,比如最近的Realme U1,此前的Oppo 两大爆款R9, R15,以及红米6等。 总的来看,,芯片厂商追求功能第一,而非性能第一的优势在于不仅能更贴合消费者需求,而且不会去做无用功,在性价比上也有先天优势。 芯片这场长跑,回归体验性功能方是正解 虽然现在正处于芯片性能赛跑的炙热期,各家手机芯片厂商为了提升性能也是“十八般武艺”都搬出来了。但芯片的竞争,最终一定还是会聚焦于体验性功能,回归到消费者身上。 其实这个过程,和早几年智能手机的价格战非常相似。一开始厂商们都在比价格,谁低谁就是大爷,但到最后,还不是回归到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上了。因为厂商们意识到了,做手机并不是给对手看的,而是要给消费者看的,不只是”跑个分”,也要能”真管用”。 当然,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厂商们现在在芯片性能上所做的努力和成果,的确大大提升了芯片的纸面实力,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强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可以说,追求芯片性能这个方向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重心还是要放到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上,即从粗放型转向精耕型思维。 就目前的几大芯片厂商来看,联发科比其他的同行都要更加明确这一点,此前的P60、P70也已经佐证了这一点。对于即将发布的Helio P90,联发科基于用户需求去做的优化和改进,也不出意外地会受到市场和性价比机型的青睐。而且根据有关媒体猜测,OPPO可能将在明年发布的R19上采用首发的Helio P90。 不过现在还不太清楚,芯片的性能赛跑什么时候会降温。有一个转折点或许可以用作参考,就是目前走高端路线的芯片厂商们不去过多地谈论性能,而是对消费者需求大谈特谈时,芯片的赛跑也许就来到了更加理性的阶段,开始以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为核心驱动力。 一言以蔽之,芯片厂商的真正服务对象其实不是手机产品,而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所以,要想垒建更加坚固的护城河,在芯片长跑中不落人后,始终让芯片进化基于“消费者需求和体验”,才是芯片厂商们长期发展的最优解。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本文首发旷创投网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