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超过1亿美金 却依然死亡的独角兽公司
点评:盈利、商业化是多么的重要。做生意赚钱谈钱不可耻,不赚钱还谈理念才真的可耻。 ![]() 5、 Rdio 股权融资总额:1.18亿美元 Rdio的使用界面 Rdio是一家最早进入市场的音乐流媒体公司之一。Rdio的服务强项,就是用户自主选歌点歌,并且根据用户的欣赏口味推荐歌曲。 听起来非常时髦的一家企业,却在2015年11月宣告破产。其前员工认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Rdio在用户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过早考虑进入盈利模式。而且由于音乐版权授权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盈利是十分困难的,如Spotify等流媒体服务商,目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要把七成的营业收入作为版权费支付给创作者和歌手。 尽管如此,Taylor Swift等大牌歌星仍然反对把自己的歌曲让免费用户“白听”。再加上苹果音乐、谷歌等巨头也已涌入争抢用户。苹果公司已推出包月10美元的付费服务,并 通过各种渠道抨击和打压免费音乐模式,甚至将其称之为“骗局”,以便为苹果的付费音乐服务拉拢用户。Rdio难以招架也在情理之中了。 点评:先尊重用户,而后才能超越用户。迷妹们,干巴爹啊! ![]() 6、OnLive 股权融资总额:1.165亿美元 OnLive是一家云游戏平台服务公司,它在 2009 年的旧金山GDC 游戏开发者大会的初次亮相便引起轰动,成为展会上最大的亮点。创始人Steve Perlman 表示他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游戏,然后高效地通过网络传输画面到屏幕上。用户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与直接实机运行游戏几乎没有区别。 但是仅仅过了三年半,OnLive 却已经山穷水尽不得不大规模裁员重组。 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对于产品能否实现无延迟的用户体验一直存在,这也是缺乏用户的一大原因。北美宽带条件不尽如人意,即使在宽带连接相对稳定的家庭里,如果家里有人在看 YouTube,那么用 OnLive 远程玩游戏的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尽管创始人Steve Perlman 是个天才,但是却成为了该公司失败的一大原因。如一些OnLive 前员工反映 Steve Perlman 经常狂妄自大,自认为高人一等,他时而擅自否决董事会的建议,并在自己的柜子里放满了特制的双层玻璃杯和珍贵的茶叶仅供自己一人享用。更糟糕的是,在自行 盈利无望的情况下,他连续拒掉了索尼、戴尔和 Adobe 的收购请求,一直将公司拖到了大规模裁员和重组的结局。 点评:本以为网速慢的只有办公室的wifi,我服了。你说我当时要送Steve一罐上好猴魁,我是不是现在还可能发个小财? ![]() 7、 Webvan Group 股权融资总额:2.75亿美元 Webvan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美国生鲜O2O企业,它试图切入在线的生鲜杂货 Webvan用的是我们现在非常时髦的O2O模式,用户在线上完成一个订购的功能,而线下是一个大型仓库,围绕这个仓库有配送的队伍。 为了与传统零售商的直接竞争,Webvan不得已以非常接近基础雄厚的传统超市商品价格吸引消费者。虽然通过盲目扩张, 它已让自己销售额占美国总体市场份额的46%,但据分析师估计,当时Webvan不得不靠自身承受力吸纳消化每单10美元至15美元的额外成本,才能将货 物送至用户手中。换句话说,这也就让Webvan的赢利变得不可能。 从1999年8月IPO到2001年7月,两年间Webvan烧掉了12亿美元,最终入不敷出以破产告终。 这是一次创业史上灾难级的失败,由此美国风投界谈在线生鲜色变,也使得20年前就开始的美国在线生鲜现在却落后于中国。 点评:商业的本质是低买高卖 ![]() 8、Better Place 股权融资总额:6.75亿美元 Better Place是一家以色列电动车公司,由夏嘉曦于6年前创办,其目标是要让世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提供环保解决方案。BetterPlace的具体做法是建立一整套车站体系。 电动车换电模式还面临着电池标准的统一、电池模块的充分一致性等技术问题。在电动汽车产业的早期,充电模式总体上将比换 电模式更有优势,也更容易推行,不受到多方利益博弈的干扰;而一旦电动车能够大规模普及,并且电池技术成熟之后,则换电模式将具有整合效应。但这种等待对 于一家企业来说,未免过于漫长。 尽管Better Place融资8.5亿美元,但面对的是换电设备的巨额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绝大多数车企并不积极配合的态度。Better Place似乎并没有弄清楚:电动车的电池和现有汽车的发动机一样,是各大车企之间难以共享的核心技术。 点评:特斯拉是不是出新款了?喂,咱们把思绪拉回来
![]() 9、Amp’d Mobile 股权融资总额:3.25亿美元 Amp'dMobile 是一家创立于2005年的移动运营商,公司的目标用户是18到35岁的年轻人。 然而这些目标用户群体的收入并不高,许多人的业务还和种种家庭计划套餐绑在一起,由父母支付费用。据统计,在该公司的 17.5 万用户中,有 8 万人无法支付账单,同时,其他运营商付款周期为 30 天,Amp'd 则是 90 天,持续增加的债务问题压倒了 Amp'd,使其一步步走向破产。 最终,于2007年6月, Amp'dMobile申请破产处理。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