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人类想听懂动物的语言,AI能帮上忙么?

发布时间:2018-04-02 08:11:01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近日,有一个视频在养宠圈中广泛流传,引无数养宠人士潸然泪下。视频的主角是动物行为专家Heidi Wright和一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导盲犬,Heidi Wright以她的能力为媒介,将导盲犬的肢体动作和声音翻译成人语,帮助它和主人进行最后的交流。在Heid

3.语义关,语料积累、场景收集和副语言与文化背景成痛痒之地。AI翻译在文本或语言的寓意分析方面还强差人意。与人类语言相比,动物语言都是即时信号,信息内容全部关于当下,或示威,或示警,或示爱……从中看不到用语言来激起对过去的联想的迹象,并且单个个体能发出的声音形式太单一了,蕴含在其中的丰富信息难以明确表达。

宠物语言翻译的难点不仅在于声音的收集,更在于声音背后具体含义的对应。这种对应是宽范围的,难以精确的,机器缺乏对视觉场景、听觉场景、自然语言处理的常识判断,无法精确理解语音所表达的内涵,甚至在这个方面还比不上人类对动物语言的理解。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动物语言,比如看到狗狗冲着陌生人吠叫,人们可以推测它是在防备这个陌生人,而机器可能就没办法很好地理解这个画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又比如,“好”这个字是日常交际的常用字,在百度汉语显示有19种语义,这些语义是结合具体场景来体现的,当偶遇熟人时,“好”的意思是问好;当别人征求意见时,“好”用来表示同意;当人们商讨时,又可以用“好”来表示反问……可见场景对于语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机器的正确理解场景的这件事上还需要加油,从而提高语义翻译上的高精确性。

4. “历史包袱”难抖掉,AI难以跟上生命体的学习进程。狗的叫声在一定历史时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狗凭借自身的灵性以及主人的后天驯养,具备有学习能力,例如狗类中智商排名第一的边境牧羊犬智力水平已经相当于6岁~8岁的小孩,经过学习,在放牧时它会用不同的叫声来驱使羊群,控制羊群走向。还有一些宠物狗,甚至会在人类的刻意训练下发出类似“妈妈”的叫声,宠物语言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却很难抖掉语言的“历史包袱”,这些也造成了宠物语言翻译的困境。

动物语言和人语之间的代沟是客观存在的,AI所能做的,只能是不断改进自身的功能,用科学手段完善数据库、内容、语料和场景。形式和内容双管齐下,才能将这条横亘在动物语言和人语之间的代沟填平,在坚实的地基上建立起实现人和动物“有效沟通”的“巴别塔”。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