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智能机器人、大数据、CDN、图像分析、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消费品牌的崛起密码都憋在这三件事上

发布时间:2023-10-04 18:30:1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网络
导读:   三年疫情结束后,留给企业的一道统一命题是“如何在经济复苏阶段,实现快速领跑?”



  当下,经济复苏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数省份将2023年GDP增
  三年疫情结束后,留给企业的一道统一命题是“如何在经济复苏阶段,实现快速领跑?”
 
  当下,经济复苏的发令枪已经打响。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数省份将2023年GDP增速目标设置在5%-6%之间,并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实现增长的首要手段。
 
  “撸起袖子加油干”重新成了人们的口号。
 
  在这种背景下,冉冉上升的国牌该如何应对新环境下的诸多挑战,并利用经济复苏机会实现跨越式增长,是一道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和分众传媒去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预期指数报告》显示,越来越多国牌受到消费者追捧,国潮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引擎。
 
  去年“双11”,在天猫首轮促销成交额过亿元的102个品牌中,国牌占比超过一半。
 
  这些品牌中,不仅有李宁、波司登这样的传统国潮国牌,还有薇诺娜、元气森林、瑞幸咖啡、小罐茶、空刻意面等快速上升的新晋国牌。
 
  总之,国牌对进口品牌的替代正在加速。
 
 
  CBNData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市场上70%的爆品存活周期不足18个月”。
 
  这些爆品的速生速死与市场环境从增量市场切换成存量市场有关。
 
  当前,国内市场正面临着五大挑战:一是人口增长的红利消失了,去年我国总人口净减少85万人,社会进入人口增长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期;二是流量红利结束了,早在2018年,中国就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2022年我国网民数量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4.4%,除去老人小孩,基本触顶。三是线下实体的流量被腰斩,四是传统的电商的红利不再,五是兴趣电商的流量变现能力减弱。
 
  在这五大挑战下,过去纯靠买量起来的网红品牌突然玩不转了,他们发现效果广告投到后面ROI是倒挂的。
 
  这个现象也好理解,只要看看互联网平台与日俱增的获客成本就知道买量的投入回报比只会越来越低。
 
  数据显示,2012年微博的获客成本为11元,2020年年变为595元;快手2018年的获客成本是31元,到2021年时变为139元;拼多多2019年的获客成本是160元,到2021年前三季度变为432元……
 
  这些动辄翻数倍的获客成本无疑会转嫁到广告主身上,一旦你的产品复购率跟不上,买量只会是一种缘木求鱼的行为。
 
  有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买量相当于钓鱼,做品牌是养鱼,如果不养鱼,鱼只会越钓越少,越钓越累”。
 
 
  那如何来养鱼?简单而言就是打造品牌,建立消费者信任,降低交易成本。
 
  这也是我们在许多已经成长起来的国牌身上发现的共性。
 
  过去几年,那些已经建立起强大品牌的公司,不仅在业绩上取得了逆势增长,而且其品牌对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占领还在进一步加深。
 
  他们到底如何做到的?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