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智能机器人、大数据、CDN、图像分析、语音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阿里急寻狼性文化,张勇救治大公司病

发布时间:2023-10-04 20:00:45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还是要把家花“野”养——生命力更强。



  阿里的狼性文化,为其在互联网时代打下了电商的王座。随着时代更迭,更大的王朝疆土,让阿里变得庞大且笨重。
  还是要把家花“野”养——生命力更强。
 
  阿里的狼性文化,为其在互联网时代打下了电商的王座。随着时代更迭,更大的王朝疆土,让阿里变得庞大且笨重。
 
  群狼环伺的今天,阿里急需要新的组织结构,摆脱过去刻舟求剑的笨拙连贯性,治好“大公司病”。
 
  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逍遥子(张勇)发布全员信《唯有自我变革,才能开创未来》公布了阿里新一轮公司治理变革方案。
 
  根据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
 
  张勇的思路是,“阿里一拆六就是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去独立面对市场。阿里巴巴集团更像一个大底座,来给他们做好支撑。”
 
  一系列消息,也让阿里股价应声而涨。市场似乎也在期待阿里的变革。而这一次被称为“史上最大变革”的方案,能够真正帮助阿里医好病症?面对市场更多的挑战,各业务线又能否重拾狼性?
 
  重塑敏捷组织
 
  张勇,急于“治病”,阿里,需要狼性
 
  早在3、4年前,张勇就曾提到,阿里需要“敏捷”。
 
  事实上,当一家企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就会患上大企业病。虽然企业规模、业务、团队数量变得庞大,使其看上去坚不可摧。但事实上,随之而来的还有臃肿的身材、放缓的增速、效率锐减的创新。
 
  一旦业务单元增多到复杂,一项创新的诞生、一个idea的成型就会异常缓慢。每一个业务流程、审核、批准,都在制造“客观因素”,加之人的推诿,逐渐使企业失去活力。
 
  在互联网早期,阿里凭借狼性的冲劲杀出了一片电商天地,但如今,拼多多、京东、抖音从不同的山脚下已经逼近山顶,且各持不同的绝招。阿里虽然庞大,但并非坚不可摧。
 
  作为阿里当前的领头羊,张勇早有所反思。也正是如此,在2020年时,阿里实行经营责任制改革,2021年划分四大业务板块。如今,拆分为“1+6+N”皆是为了抛下大公司病,通过更敏捷的组织,让阿里发展重回创业时代。
 
  此次调整后,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的CEO,都将对各自的经营结果负责,张勇说,“让组织变敏捷,让决策链路变短,让响应变快,是本次变革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次变革之后,阿里将全面转向控股平台,未来业务单元发展中,将以股东的身份参与,而不再是顶层领导模式。
 
  实际上,为了这次变革,阿里已经酝酿多年。
 
  从阿里巴巴发展历程来看,组织的深度调整在不断激发重大技术和业务创新。比如,2011年一个淘宝变为“三个淘宝”,长出了天猫。
 
  2015年,张勇在设立 “大中台、小前台” 战略时,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电商行业整体的线上增速连年下滑。为了在线下探索,保持前线业务部门的灵活自主,防止“重复造轮子”的资源浪费,中台战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
 
  张勇希望建设统一的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安全体系、服务体系,来支撑阿里多种多样的业务,既能让“做决策的人听到炮火”,又通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等避免了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到了2021年,阿里开始推行多元化治理结构下的经营责任制,从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业务总裁承担起小CEO的职能。
 
  事实上,这一时期,阿里就已经有了权力下放的痕迹。
 
  这一时期,阿里内部的模式是:集团CEO逍遥子需要直面近20余位事业群总裁。按照阿里当时的决策流程,事业群财政、人事、业务战略等诸多事项都需要逍遥子审批或定夺。
 
  但一个人的决策力还不够快,且对业务深度理解也不如能在一线听到炮声的人。
 
  于是,这一次的改革,更加彻底,阿里直接退出一线、顶层管理,让业务负责人,领头打仗。一切都是为了更强的战斗力。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