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人机大战的不是机器,而是我们自己
细思极恐是人类最终的命运,从“人机大战”变为了《终结者》般的人类逃亡之战,从哲学的理论上是有可能存在的,如果拿AlphaGo和小度的比赛来看,目前机器的目的是在于计算出结果,从而赢一局棋,或者是从众多图片中比对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还比较浅显。 人工智能最大的担忧,是机器能真实的产生自我的思维意识,也如同人类产生各种思想、欲望,而这样的思想和欲望是为了自我的生存、繁衍复制,那恐怕才是“人机大战”的恐怖之处,而人工智能早期认可的“图灵测试”的目标也是希望机器能产生这样的“智能”,但相对现有的水平而言,目前所有国家的人工智能,还是集中在数据计算方面,利用数据的算法,去计算相应的结果,虽然有相应智商的对比,但是其实还是有相对固定结果的。 比如说:从恐龙进化到鸟,这是目前科学界所认可的一个观点,这样的是基于生物体、有机物的基因变化,形成了稳定的特征,但是这样的进化是漫长的,更多的物种并未进化成功而湮灭了,生命体的有机物结构比较稳定,并且能够自我复制,但是机器想通过算法变成这样的生命体的结果无法预测,但从现有的能力来看,几乎不可能。 还有一点,目前人工智能能完成和替代的工作都是相对简单和有标准答案的,比如工业机器人代替了人工进行电子元件的焊接,精度更高速度更快,这也是正常现象,并不太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伦理的挑战。 AlphaGo和小度的人机大战,更多的是给我们演示了人工智能在基于人类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的应用展示之一,技术变的强大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强大,从人类历史而言,还是在宇宙爆炸时代的短短一瞬间,也是地球历史的几分钟生物进化历程,当代人类比100年前看到的、体验的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对于人机大战的结果,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是值得高兴的事儿,中国版人机大战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如果从比赛结果来看,是机器暂时取得了领先,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来看,人工智能还是初级阶段,表面上的机器赢了,其实还是一群人类科学家的科研结果,其实也是表示了AI还在向人类学习,并不意味着人类输了或者受到了威胁。对于新新事物,人类一直在恐惧:近代人恐惧拍照片,以为可能会被“摄取魂魄”,恐惧火车的巨大轰鸣,还恐惧可能撞死人的汽车,但时代一直改变,人类也在不断适应,所以留给人类反思的并不是威胁,而是如何面对快速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好的生存。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