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超太阳100万倍韦伯望远镜拍到最远恒星打破哈勃的记录
发布时间:2023-07-27 15:00:50 所属栏目:外闻 来源:未知
导读: 借助韦伯与哈勃等太空探测器的最新成果,我们又一次将观测范围拓展到了更远的星系及恒星上,这为进一步理解宇宙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目前最遥远的恒星是Urendel,翻译
目前最遥远的恒星是Urendel,翻译
借助韦伯与哈勃等太空探测器的最新成果,我们又一次将观测范围拓展到了更远的星系及恒星上,这为进一步理解宇宙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 目前最遥远的恒星是Urendel,翻译过来叫晨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100倍左右,亮度却达到了太阳的100万倍,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的亮度,天文学家才得以发现它的存在,作为一颗距离地球129亿光年的恒星,它其实本不该被发现,因为它实在是太远了。 韦伯望远镜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它和地球之间存在一个前景星系,是这个星系扭曲了侧后方的时空造成了引力透镜,进而放大了后方的恒星和星系,因此这颗129亿光年外的恒星发出的光才能飞到地球。 天文学家计算后认为,Urendel星的亮度本身就有太阳的100万倍,而引力透镜又把它的亮度放大了40000倍,如此一来它几乎就是早期宇宙最明亮的恒星了。 和这颗最远恒星相似的,还有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JD1星系,它的光芒被引力透镜放大了13倍,只有短短3000万岁的JD1星系内基本都是稀疏的第一代恒星,亮度基本都不高,如果不是因为引力透镜效应放大的光线,韦伯和哈勃也不可能发现它。 ![]() 其实放眼人类的太空探索史,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一直都在被反复拿来应用,尤其是其中关于引力的部分,从上世纪70年代首次采用的引力弹弓加速变轨,到后来的引力透镜发现远方星系和恒星,再到目前的引力波探测揭示宇宙早期面貌,这些成果本质上都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小规模应用。 然而广义相对论同时还预言了虫洞,但不少天文学家截止至目前并没有在宇宙中找到所谓的虫洞存在的实质性的证据,除此之外和天体物理学的黑洞以及性质截然相反的白洞也还没有踪迹。 已故物理学家霍金当年认为,宇宙中的天然虫洞可能只存在于宇宙早期,即大爆炸发生后宇宙还炙热的时候,当时的宇宙的时空结构就好像一锅沸腾的开水,里面是因为高温而短暂出现并互相连接的气泡,这便是虫洞的雏形。 然而随着宇宙的超光速暴涨,整个宇宙时空开始迅速降温并趋于稳定,天然虫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到了138亿年后的今天宇宙的背景温度已经只剩下3k了,只有在微波频段才能看到,因此人类目前的宇宙地图就是微波背景辐射图。 从哈勃望远镜和韦伯望远镜目前传回的关于宇宙边缘的星系来看,即使是在几百亿光年的尺度上,我们宇宙的星系分布密度也还是大体一致的,这意味着从地球出发不论朝哪个方向飞,我们都会经过相似的星系,由此天文学家推断整个可观测宇宙内大约有2万亿个星系,其外很可能还有空间和星系,但分布规律大体相似。这些星系中的恒星数量可能比银河系还多,因为它们的质量都很大,所以引力非常强大,可以吸引更多的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