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系统、芯片领域跌倒的中国程序员如何崛起?
商业上的成功会带动技术上的进步,技术上的进步又会促进商业上的提升,这种互动和影响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以华为和 BAT 为代表的这一类大公司正用商业上赚取的利润,投入到技术研发领域,努力缩小与国际巨头在技术上的差距。 商业带动技术,而不是技术驱动商业,对中国目前来说,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亦切实可行。假以时日,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地位一定会有大的改观。 5 为何国人不爱技术? 1. 历史欠账太多 中国自古以来便以为官入仕为正道,官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封建社会对孔孟尤为推崇,读四书五经,学为人处世,考科举功名,为光宗耀祖;学而优则仕,做学问亦成为升官爬仕途的阶梯。 而对于技术(手艺)历来以雕虫小技称谓之,旁门左道(科技)难登大雅之堂,不是正经人该琢磨的事情,作用被一再贬低和低估,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家都去挤独木桥,聪明才智全花在升官发财、尔虞我诈、察言观色上,哪有时间做科学研究和技术突破?欠下的历史旧账太多了。 直至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才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倡科技。但旧观念的影响并未从人们的脑海中根除,因为这种意识是自上而下刻骨铭心的。 2. 技术环境欠佳 国内目前对技术人才的重视依然不足,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张小平离职影响登月即是明证。 · 坐不了冷板凳,都想快速升迁,而技术路线相对慢一些,所以便琢磨着走管理捷径。 · 高龄程序员难获认可,年纪大了加班吃不消,跟不上节奏容易被汰换,这加剧了大家的焦虑。 · 缺乏极客精神和技术信仰,毕业几年便迫不及待转管理,一有机会便不想碰代码。 · 管理岗位可以产生杠杆效应,待遇占优,且更容易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 社会普遍怀有对程序的误解,奇论怪调不绝于耳,很多人认为编程人人可做,跟挑夫走卒无异,简直大错特错,能做跟做好可是两回事,小学生跟大学生能一样吗? · 人穷志短,因为穷(中国之前穷了太长时间),再加上高房价高医疗的客观影响,在物质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人很难完全基于兴趣爱好做职业规划和选择。 · 造假频发,虽然造假是全球科技界的顽疾,但国内的几个有影响力的事件真的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也多少反映出创新艰难、绩效导向和追名逐利等一些其他问题。 6 为何不做国产系统? 操作系统于软件行业而言可谓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真正流行的国产操作系统出现,正如前文讲的,这个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主要还是做不做的问题,不做的理由有下面几点: · 操作系统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几个流行系统,都是几千万行代码量级,研发新操作系统需要巨大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投入。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