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评测 > 正文

微信前员工怎么看:15亿用户的WhatsApp的变现之旅

发布时间:2019-03-12 19:54:03 所属栏目:评测 来源:JANE译
导读:副标题#e# 反广告是WhatsApp的创立基石,但是Facebook的并购彻底改变了其命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WhatsApp的变现之路究竟在何方? 2012至2015年间,作者在微信公司工作,他将从竞争对手的眼光分析WhatsApp纠结的变现历程,每项举措的成功之处、可行性及对

如果WhatsApp能支持信息整理功能,比如很多应用在印度提供的SMS收件箱整理功能(例如微软的SMS Organizer,TrueCaller, PayTm, Walnut等应用),WhatsApp就能改善用户体验(注:我在Walnut工作,是一名基于SMS的个人付费管理经理)。

甚至是系统更新至iOS 12的苹果也在逐步完善解决垃圾短信投诉的功能,该功能也向第三方开发者公开。综上所述,广告主将其SMS提示转换成WhatsApp信息是否能提升终端用户体验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WhatsApp的第三次变现尝试就是允许广告主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投放广告以便能与其触及的用户在WhatsApp上沟通交流。

Verge的Shannon Liao指出Facebook曾在Messenger上尝试过此类方式,但是效果不佳:“WhatsApp上的信息功能几乎与Facebook完全相同,用户也可以前往广告主的Facebook粉丝页并留言。”

Messenger上的商务沟通功能一开始并不顺利,Facebook不得不推出额外的聊天扩展功能来做弥补。理论上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广告或者网站就能直接与广告主对话十分便利,如果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动态信息中投放广告,带来的收益也会归Facebook所有。

此类广告形式的问题在于有可能破坏Facebook本身的广告模式。毕竟一旦用户在点开Facebook广告后,与广告主在WhatsApp上交流,广告主未来就没有必要在Facebook上投放广告了。

广告主可以在WhatsApp上直接向用户发送信息,使用定制化的产品或服务内容,因此广告主可以利用Facebook向用户持续且反复发送信息,使Facebook核心业务的风险激增。

WhatsApp支付前景如何?

WhatsApp支付是近期仅在印度上线的功能,印度是其最大的用户市场。WhatsApp支付基于统一付款接口(UPI)支持印度任何银行之间的即时转账。

谷歌已经在印度推出了其独有的UPI支付应用——谷歌支付(Google Pay,为Tez的前身),并宣称该应用拥有2200万月度活跃用户。

其他UPI支付工具有PayTm(由中国阿里巴巴支持),Flipkart支持的PhonePe(Flipkart已被沃尔玛收购),以及其他一些银行应用。

WhatsApp于6个月之前也在其应用平台上推出了UPI支付,但也是唯一一个尚未获得超过一百万用户支付额度必要许可的支付平台,除非它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比如仅在印度本地存储支付数据以及提供恰当的多维度身份验证。

与此同时,WhatsApp的本地竞争对手PayTm和PhonePe也一直游说强化对WhatsApp的监管让后者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尽管问题重重,WhatsApp最终还是能在应用平台上推出UPI支付,而且几乎每个印度人都有一个智能手机并有网络支持,因而WhatsApp应该能够在私对私支付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印度的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游说力度的强化,像谷歌和WhatsApp(也代表Facebook)这样的平台不能将UPI支付数据用于任何非支付相关的目的,例如为用户创建广告标签。

短期内,这限制了WhatsApp支付的变现潜能,从长期来看,用户更倾向于通过WhatsApp应用完成支付,使得用户粘度有所提升。

此外,许多印度银行计划通过提供透支服务向用户提供小微贷款,该服务也是基于UPI模式的信用产品,而且谷歌支付已经正在准备推出该功能。

WhatsApp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如果能够占据一定的支付市场份额,当用户使用透支服务向商家付款时,WhatsApp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借贷收入。

如何预测WhatsApp变现?

从很多角度来看,WhatsApp近期已经成了Facebook应用家族的一个问题小孩。

一方面它拥有超过15亿喜欢该应用的月度活跃用户,另一方面平台上未经验证的假新闻和消息在世界许多地方引起了暴力、私刑和骚乱事件。

由于平台采用了终端到终端的加密方式,WhatsApp声称除了实行一些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比如设定限制“聊天内容同时只能转发5个人”,并显示“转发”的信息标签,授权群主裁决哪些人可以在群组内发信息而哪些人不可以等举措,除此之外无能为力。

2018年初Harsh Taneja和我在《哥伦比亚记者评论》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到,WhatsApp可以在不破坏终端到终端加密方式的前提下遏制假新闻的传播,通过仅使用元数据并增加一个举报信息功能来修正内容。

在巴西,尽管新闻已经报道了政党已经如何通过新的黑客技术成功绕开了WhatsApp的转发限制,一些研究人员还是支持WhatsApp增加多项转发限制的措施。

WhatsApp的商务API账号依然存在很大的风险,即那些想散播谣言的政党或者不道德群体会滥用WhatsApp向数百万用户散播虚假信息。

而他们所需的不过是从WhatsApp得到一个审核通过的商务API账号,基于Facebook近期的表现,这个审核过程似乎也非常容易被滥用:

上传一个电话号码名单并宣称上面的所有人都已经授权同意接收信息,然后就能向千百万用户散播虚假信息。

尽管WhatsApp试图遏制虚假信息,利用商务API账号变现的需求使得平台只能睁一只闭一只眼,最坏的情况就是危及生命。因此,WhatsApp和Facebook都需要谨慎行事。

由于WhatsApp仍然没有收入来源,可以预料到Facebook想利用WhatsApp变现的压力在持续攀升。根据公开媒体发布的信息,援引自WhatsApp两位联合创始人和Facebook管理人员的评论,变现与尊重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似乎才是WhatsApp创始人离开的根本原因。

当WhatsApp被强制共享诸如与Facebook关联电话号码的部分基础数据时,这一举措起初看起来无害,因为WhatsApp依然保持终端到终端的加密方式,而且在Facebook的范围之外。

但是正如我之前解释过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现在意味着WhatsApp上所有的用户隐私会永久泄露,而且该举动也将永远成为WhatsApp创始人和全球其他隐私斗士的噩梦。

正如我在文中提到的,假如WhatsApp能解决广告定位和监管审查的问题,就广告收入来讲,WhatsApp Status上即将到来的广告从长远角度看会成为赢家。

至于WhatsApp的其他变现举措,例如商务API账号,虽然具有潜在价值,也同样有虚假新闻泛滥问题进一步加剧的风险,导致潜在的垃圾信息问题,或者可能无法证实从SMS转换为WhatsApp信息对商家及用户的价值所在。

尽管拥有15亿的月度活跃用户,WhatsApp仍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从而证明其230亿美金的收购价值。不过WhatsApp并不存在用户增长和用户粘度方面的问题,因而它还有大把的时间,这在当今世界也实属罕见。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