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做报表分析,那你每天记账也可能只是白费功夫
选择柱图时,你不仅可以对比各分类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点击一级分类对二级分类进一步查看;选择饼状图时,一级与二级分类在同一张图表中显示。 比较收入类别各分类收入情况及其占比收入与支出原理一样,同样是可以通过柱图和饼状图两种形式进行报表输出。 支出类别走势单项/多项支出走势图如果你想了解某一具体分类的支出情况,就可以在里查看走势图。比如:我到底是冬天吃得多还是夏天吃得多?还是根本就是越吃越多? 除了自定义总体时间维度,你还可以缩小时间单位进行更精确地观察。下图就是以「周」为单位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对比。 收入类别走势单项/多项收入走势图收入与支出原理一样,你可以用它知道你老板/老公/老妈给你的钱有没有越来越多。 品牌消费喜好以上两种报表能满足初级统计需求,而选修项目的使用与否就是因人而异了,一方面是看你有这有这方面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看你的记账 App 支不支持。 MoneyWiz 在记账过程中可以让你选择使用「交易对象」,并基于此生成品牌消费集中度的报表,也就是说,你经常跟哪些商家进行交易。 比较支出收款人各支出收款人统计及其占比这时候就能看出专业记账 App 的强大之处了。我们在抱怨 MoneyWiz 记账速度太慢的时候,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毕竟它记录的也多,没有统计数据的输入,哪来的数据分析输出? 饼状图告诉我,这 3 个月给 Apple 交的份子钱最多(精神食粮,买了个 iPad Pro),其次是 W 超市(物质食粮,胖了 5 斤),剩下的各个品牌都或多或少有部分消费。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柱图,然而……统计图并不是很友好。 比较收入收款人各收入收款人统计及其占比与支出收款人原理一样,你可以用它知道你老板/老公/老妈哪一位给你的钱最多。 支出收款人走势单个或多个支出收款人走势图假如我想知道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个特定品牌上的花费情况,就可以选择支出收款人走势。我把前三月在 W 超市上花的钱分解成以「周」为单位。可以看出来我第 13 周花了最多,第 15 周没去超市,平均一周花销在 $40 左右。 收入收款人走势单个或多个收入收款人走势图与支出类似,这项报表可以让你了解例如「XX 宝今年让我赚了多少钱」。 高阶管理——预算作为选修之二的预算管理,对控制我们的消费欲望上(真的)有一定帮助(吗)。现在,越来越多的 App 开始提供预算功能,通过它你可以看到预算的消费情况和走势。 对账预算单项预算占总预算之比当你设置了 2 个及以上的预算时,就可以在这里看到消费情况的饼状图。 为什么是 2 个及以上?因为这项报表并不是基于「实际支出/总预算」,而是「单项实际支出/总实际支出」。 你在说什么? 来,这么说:5 月份我在小 3 和小 4 上一共花了 $46.84,这其中小 3 占了 35.97%,小 4 占了 63.03%,至于原预算?对不起这里看不到。 那请问要你有什么用? 息怒,看起来这确实一点都不够人性化,毕竟我们对预算报表的第一需求就是想知道花的占了计划的多少。 那该怎么办?两个方法:当月的花费情况可以在「预算」中直接查看,但只能查看实时讯息,而超过当天后,就只能看到第二天的占比情况了(小 4 花超了……)。 而事后若想看怎么办?用下一项报表:结余走势。 结余走势单项预算消费金额与总预算对比 当我们满心欢喜到这儿来看之前的预算消费情况图时,然而并不能如愿地看到占比图。为什么是对比而不是占比?原因很简单,一旦不小心(总是)超出预算,饼图便立刻失去了意义。 所以,结余走势是以柱图的形式、将预算金额(绿)与实际消费金额(红)进行对比。 嗯我知道,三月超了。 其他我在前文提到,2+2 已经能覆盖大部分人的需求,但这并不代表其他报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是说使用需求并不频繁。 强大的 MoneyWiz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种报表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小众的需求,可以自爱特定的场景下使用。 统计最全面的文字报表 「统计」以文字的形式提供了非常全面的信息。你可以在这里了解: 支出与收入各种平均值;前 5 项大额支出及收款人;最高收入项及付款人;各项净值;以及各项交易数。收益和亏损文字形式的收入与支出分析 个人觉得,这项分析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我平时也很少用到。简单来说就是:基于某些账户下的收入与支出的文字报表,与图表形势唯一的不同就是,在报表的最后 MoneyWiz 会给出净值。 举个🌰: 如果我微信零钱今年只收了$59.06 的红包,然而这一年给 5 个人发红包一共花了$750.17,所以在零钱找个账户下,我的净亏损是 $750.17-$59.06= -$691.11。 自定义报告以上所有功能的入口如果你对 MoneyWiz 的报表功能已经了如指掌而又不想在以上诸多选项中找半天才选到你想要的那一个,那么「自定义报告」就是最好的选择。 你可以在这里选择想要的报表形式、所涉及到的账户、想要的图表类型与时间范围等。 值得一提以上就是 MoneyWiz 的全部报表种类,除此之外还有 2 个值得一提的功能:预测和报表保存。 在每一个单项报表中,MoneyWiz 都提供了预测功能,理论上是基于过去消费统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未来走势的分析。以「净值」为例,左图为前 3 个月的实际净值走势图,右图为未来 6 个月的预测图: 个人认为该功能的实用性仅基于有规律可循的报表中,比如总金额的走势(净值),若想预测的项目是随机性较强、没有任何规律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二个值得提的功能就是报表保存,所有已输出的报表都提供了 3 种保存方式:本地保存、CSV/PDF 格式导出、打印。如果你选择本地保存,则可以将输出的报表单独保存在 MoneyWiz 的报表这一选项中。 写在最后当你在记账需求上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记录」帐目时,统计分析报表就是你的下一步,通过它们你能得出: 你有多少钱;钱花到哪里去了;给哪些商家交银子交的最多;制定的预算实际使用情况如何;……想要真正系统地得出结果,首先要做的就是记好每一笔账,记住,是每一笔。 其次,每月进行统计的时候,都有必要将那些自己并不知道,但实际发生了的账务进行添加梳理,比如每月月末的银行利息收入、部分账单的直接扣款支出。 另外,在将这些账务处理过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进行余额调整:你永远不可能一分钱都不会记错。定期的余额调整能保证帐目的准确性,并且能减少挫败感的产生——如果每次看账户余额都不对,还有什么动力继续记账? 在处理完这一系列步骤之后,就可以按时输出报表了。前文已经提到过报表统计最佳的时间周期是基于工资发放周期,将统计数据按照会计理论上的周期划分是最科学的。 最后,还记得文章开头的这句话吗? 如果你没有哪怕一丁点的自制力,报表对你没有用。 工具永远都是工具,怎样转换成效用,永远取决于个人。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