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移动营销的大腿,四大门户各有什么套路
在营销上,搜狐一直有较强的“娱乐”基因,不论是加强视频还是力推明星品牌均表明了这一点。而娱乐背后是女人经济、粉丝经济、年轻用户,这些标签都意味着搜狐最擅长的将是品牌营销,而不是效果营销。 搜狐在2016年还大力推广“红包”营销,用户可以边看新闻、边刷红包,这些都体现了营销的娱乐化。由于在加强本地频道,O2O营销也已被搜狐提上日程。 新浪:精品化内容,稳健型营销 新浪相对而言比较尴尬:与微博是独立的两个公司,而微博很大程度承载了新浪系业务在移动端的价值,尤其是微博在最近一年也在大力转型“内容化”,承载了个性化资讯客户端、短视频和直播品牌等角色,把新浪在移动端可以做、应该做的许多事情,给做了。 即便如此,新浪网依然有很好的积累。在2016年Q1,其广告营收1.63亿美元,比网易要高;较上年同期增长8%,增速比网易要低。 在内容端,新浪基于其在传统门户时代的积累,加强专业内容优势,例如“精读”品牌就是将新闻客户端杂志化主打“深度阅读”。 除此之外,新浪在汽车、女人、体育等频道上依然还很强势。新浪在内容端重视精品化,反而弱化了“自媒体内容”和“开放式内容”,现在新浪都还没有正式推出与网易号、企业号匹配的开放内容平台,不过,这是迟早的事情。 在营销上,新浪更重视品牌营销,尤其是汽车、金融等传统品牌大户,如果走杂志化、精品化的内容路线,品牌广告显然是更适合的。不过,相对于网易做态度营销、腾讯做社交营销、搜狐做娱乐营销而言,新浪还缺少类似的鲜明标签。 四大门户正在使出浑身解数,抓住新媒体时代,腾讯、新浪和网易的战略最为清晰。从营收排序来看,依次是腾讯、新浪、网易和搜狐,腾讯已在领先的情况下,网易的“态度营销”战略清晰并且广告营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新浪和搜狐则已迎来广告营收增长的瓶颈。 【作者:罗超;微信公众号:luochaotmt】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