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社交和音乐类APP说起,看注册逻辑对注册转化率的影响
社交类软件比如直播、聊天、相亲、社区类等软件,每个软件都不一而定,但是登陆方式却越来越窄,选用较少的第三方账号登陆,越来越倾向于让用户用手机号码重新注册。当然这样有利于方便用户找回密码唯一参与,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用户会觉得这样的注册越来越多地侵犯自己的隐私,经常推送一些莫名的短信。所以一些社区类如知乎、豆瓣等软件可以在免登陆浏览,先吸引客户建立起信任再提醒注册。至于相亲类软件注册时除了需要手机验证还需要的身份验证、照片验证等等,信息繁多复杂。 笔者认为社交类app更应该注重在注册逻辑上的改进,可以采用免费浏览部分内容吸引用户,建立起信任,在用户需要更深度操作的时候提醒其注册,更为委婉,更容易让用户接受,更有信心在注册之战中打个漂亮的胜仗。如此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选出与该app风格类似的用户,为以后转化为核心用户做好良好的准备。 以上是定性的分析注册逻辑与注册转化率的关系。当然更加客观地分析注册逻辑的适合与否,可以依靠真实的数据。比如做A/B测试,可以对比不同注册方案下用户在注册界面跳出率,会更加清楚是否是那个注册方案更为合适。 本篇文章为笔者首次发表,真的很希望各位朋友能够批评指正,多谢大家光顾!我是个想做产品的注册会计师,希望大家不要吝啬来鼓励和指导,再次感谢! 注:本文参考了GrowingIO 发表的文章《渠道和产品,如何影响用户注册转化率?》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