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标题党总是有效?
当然,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起一个简洁有力吸引人的标题?简单来说,越短的标题越难起,对作者的中文素养要求越高。而别人中文素养那么高,为什么不去做广告公司,为什么不去宣传部门,非要来写公众号呢?我一年要写 300 篇文章,你帮我想 300 个简洁有力的标题出来?我都不要求你的标题必须吸引人。你能做到么? 事实上,我打赌你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过什么叫做好标题这件事情。在前互联网时代,所谓的好文章的标题根本就不重要。一张报纸、一份杂志,你是买下来之后才开始翻看。文章标题好不好重要么?你都买来下来了,还不是得老老实实看完。中学教科书上的范文标题又如何呢?那是你交了学费,强制指定阅读,最后还要考试的篇目。你记得它们的标题不是因为它们足够好,而是考不好回家棍子抡得足够圆。
换了是公众号起这种标题,你真会点开看啊?标题是《正面全裸》你都懒得点开看,你会点开看《背影》?看到《荔枝蜜》的标题,明显感觉其中必有淘宝链接,你会点开看?《岳阳楼记》写得再好,那是别人的游记,你才不要看别人晒照片。《为了XX个阶级兄弟》,一个 80 后问道:“什么是阶级?”一个 90 后问道:“等等,什么是兄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一个根本不想去的地方到一个根本懒得了解的地方,听起来怎么都像是农家乐,谢谢,再见! 换个角度来说,所谓简洁有力吸引人的标题之难,你可以参考一下电影的名字。为什么那么多电影听听名字就不想去看了?那可是烧掉了百万千万级乃至亿级资金生产的商品,难道电影公司就找不到个高手起个好名字?难道就不想用个观众一听见就想去电影院的名字?问题在于,他们做得到么? 所以,如果你认真钻研一下标题的问题,就会发现出路其实非常有限。一条路是针对手机上的读者,努力提升标题的信息密度。在单位时间之内,读者从标题里获得的潜在信息越多,那么,这个标题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比如说有一篇微信爆款文章,标题叫做《太平洋大逃杀》。一共六个字,但是,《大逃杀》其实是个专有名词,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它意味着一部残酷的日本电影,内容是一群中学生被迫在一个岛屿上彼此残杀,留下最后一个胜出者。即便不是影迷,大洋、逃亡、杀戮三个概念,也透露出了足够多的信息。那么大信息量浓缩在 6 个字里,自然会让人有点开阅读的欲望。 另一条路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路数:用一个长标题替代内容摘要,大量塞进关键词,为读者制造一个必须阅读的理由。这招土,但是总是有效。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读者在看公众号文章的时候,都处于毫无防备的放松状态,理性并不总在眼睛后面巡逻。所以,那些关键词和表达方式跃入眼帘的时候,总是能激发大脑的好奇心。不看就亏了,看了就赚了,绝密讲话,职场秘笈, 3 亿人震惊,美国人哭了,老专家揭示的秘密,全网删除无数次......等等等等。它的本质还是一种社会工程学---模仿你的亲戚好友在和你分享流言蜚语,八卦消息。有时候,它精准到可怕的程度。你可以把父母或者亲戚群里经常分享的文章找出来,分析一下标题,可以看到关键词非常密集地集中在几个类别里:
很少有老人家能够逃脱。 人人都在指责标题党,但是坦白说,标题党是人们的阅读需求制造出来的结果。正是人们一次次点击,一次次点赞,催生了标题党的出现。而且,在我看来,随着技术的提升,标题党们会对中文单词再进行一轮甄别,选择出那些最为有效,也最为诱人的单词,用动态的方式不断测试和调节,直到所有人都深陷其中。而我迄今为止不是个标题党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我这个人懒,懒得构造一个诱人的标题。但是,这个世界上勤奋的人有许多,而且会有更多。 参考文献: 《谢谢你和我一起完成这次行为艺术》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