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知乎、滴滴这些成功产品背后的运营,有无规律可循?
二、快速增长期产品 2016年上半年的映客、2014年的滴滴出行、2012年下半年到2012年的陌陌,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开始动用自己可见的一切手段、资源等,尽一切可能迅速占领市场。 至于为什么要开始加速占领市场,一是产品已经准备好了,部分用户对于产品已有认知和接纳,用户教育成本变低;二则是,因为你已经验证完了可行性,这个阶段往往竞品也会大量出现,所以如果你跑得不够快,就很容易被别人干死了。 从它们自身所处的阶段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共性—— 关于推广层面。各种渠道的铺设,从应用商店推广到效果类广告(如广点通等),往往从这一阶段开始上量。 围绕着产品的各种事件、话题往往在这一阶段层出不穷。如映客现在动辄两三周就会有明星名人直播,如陌陌2012年下半年开始给自己贴上的那个“约炮神器”的标签并围绕着这一标签延伸出来的各种话题和传播,再如滴滴出行在2014年开始积极联合各大品牌策划跨界营销、事件营销等(如韩红的红包广告)。 往往在这一阶段会通过大规模的补贴等行为迅速拉动用户增长速度,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典型如滴滴出行在2014年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年的红包。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