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营销-企业经营中常用营销方式解析(一)
评价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最终营销业绩(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知名度 等)的高低,企业的营销实力,决定了企业营销业绩的高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70%是由企
评价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最终营销业绩(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知名度 等)的高低,企业的营销实力,决定了企业营销业绩的高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70%是由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决定的,而 30%是由企业的营销组合决定的,营销战略定位是企业整个营销过程的核心。 以下为整理的12种常用营销方式,希望对大家企业经营和市场营销所帮助。 一、【体验式营销】 体验式营销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 )、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 等五个方面,将营销重新定义、设计的思考方式。 体验式营销突破了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举个例子: 当咖啡=“货物”时,一斤咖啡可以卖300元 当咖啡=“商品”时,一杯咖啡可以卖20元 当咖啡=“商品”+“服务”时,一杯咖啡可以卖50元 当咖啡= 香醇与美好的“体验”时,一杯咖啡能卖到上百元甚至几百元。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当产品增加“体验”含量时营销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产品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很少企业进行单一体验的营销活动,一般是几种体验的结合使用,我们称之为“杂体验型”。如果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体验涉及所有的五类(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体验,就会被称为“全面体验”。一般来讲,体验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消费者在其心理和生理上独自的体验,即个人体验,例如:感官、情感、思考等;另一种是必须有相关群体的互动才会产生的体验,即共享体验,例如:行动、关联等。 通常,企业的营销人员为了达到体验式营销目标,需要一些工具来创造体验,我们将这些工具称之为体验媒介,如:沟通、视觉与口头的识别、产品呈现、共同建立品牌、空间环境、电子媒体与网站、人员等。 另外,五种体验模块在使用上有其自然的顺序: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感官”的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注意; “情感”的目的是使体验变得更具个性化; “思考”的目的是加强对体验的认知; “行动”的目的是唤起对体验的投入; “关联”的目的是使体验在更广泛的背景下产生意义。 企业如果在经营营销过程中,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色、功能上搞得一团糟,那么带给顾客的将不会是全新的体验,而是负面的体验和口碑,从而失去客户。 传统的营销理念,企业强调“产品”,但是合乎品质要求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满意。现代的营销理念强调客户“服务”,然而即使有了满意的服务,顾客也不一定忠诚。未来的营销趋势将崇尚“体验”,企业只有为客户造就“难忘的体验”,才会赢得用户的忠诚,维持企业长远发展。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