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发布时间:2018-04-17 14:11:40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ID:eric_fuzi) 1987年6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作者:凡夫俗子 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ID:eric_fuzi) 1987年6月12日,正值国家伟大转折伊始。 刚刚在中国东南沿海“画了几个圈”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首次公开说:“我们正在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作者:凡夫俗子

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ID:eric_fuzi)

1987年6月12日,正值国家伟大转折伊始。

刚刚在中国东南沿海“画了几个圈”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首次公开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经济特区”。对此,邓公信心满满,因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

出于“中国南大门国防前哨”的特殊身份,彼时的海南一直将伟大领袖“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题词作为长期的建岛方针。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让你搞国防,你便无从搞经济。直接结果便是除了拥有全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外,海南几乎再无其他像样的产业,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从地方财政到居民收入都是一片惨淡。

所谓琼岛,还不如叫“穷岛”来得更加实在。

然而,小平同志却慧眼识珠地看到了海南的潜力和未来,在1984年视察完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后,他更加坚定了进一步开放海南岛的决心,即便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海南岛“汽车事件”,也丝毫未能动摇伟人的想法。经过冷静的思索后,一个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宏大设计已然呼之欲出——而这,也是总设计师擘画中的一部分。

1988年4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至此,海南彻底脱离了广东的行政掣肘,真正成为了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从国防前哨到开放前沿,从边陲海岛到开发热土,海南完成了华丽转身,并步入发展的崭新纪元。

在邓公看来,“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伟大的胜利”。

一、工业与外贸并举的探索期

建省,只是第一步;如何进行产业布局,才是接下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数据显示,1988年的海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为50:18.4:31.6,农业主导态势凸显,服务业次之,而工业却极其薄弱。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两百多年的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总量已经远远超越过去几千年创造的财富总和,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化机器大工业,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才得以不断推进;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也早已证实:要想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为了让海南经济实现腾飞,工业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可是,海南真的要大力发展工业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许久,以至于在商讨海南发展大计时,参与者们曾经一度举棋不定。按照当时的情景,工业并不符合以生态环境著称的海南所具备的比较优势,更何况建省初期的海南基本没有工业,发展起来难度之大进度之慢可想而知。

但最终,“工业主导”思想还是占了上风,在主政者看来,海南之所以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源恰恰在于没有现代工业的支撑;意欲真正一改海南一穷二白的面貌,工业化阶段势必不可超越。于是,1988年定稿的《海南经济发展战略》中,确定了海南发展的总目标:

建立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贸旅并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

以此为基调,海南将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切入点,大刀阔斧发展工业。其间,广泛推行企业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而工业增加值也由此得以稳步提升,从1988年的10.03亿元增至1992年的20.9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0.26%(详见图1)。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可是,鉴于海南当时的工业规模实在太小,即便增速再快也无法对全省经济形成盘活;同时,海南的工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以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力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不够发达,难以引领经济发展。

从三次产业来看,1988~1992年间,第二产业占比增幅极为有限,仅从18.4%上升至20.7%(详见图2)。再加上政策持续性不强、工业基础薄弱、市场需求疲软、资金供给缺乏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海南工业的高速增长态势并未得到长期维持,到1995年,海南工业增加值增速便由前一年的14%暴跌至-5.9%。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这里不能不提的便是名噪一时的“洋浦风波”。按照当时的规划,洋浦被定位成海南省“特区中的特区”,但省内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开发洋浦。于是,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洋浦地区,由外商来成片承包并加以系统开发。

无论是开发面积、开发期限还是模式的灵活程度,这都是建国以来对外开放尺度最大的举措。

可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被国人认可,反而被打上了“卖国”的标签。尽管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对此表示极力支持,但洋浦的开发还是不可避免地惨遭拖延——原本准备在洋浦投资的各种大公司、大财团、大项目几乎全部转到比海南晚起步的浦东新区,并直接成就了后者的崛起,而海南,也就此错过了经济腾飞的绝佳时机。

多年以后,不少人回想起这段历史仍唏嘘不已。好在当时,海南的对外贸易开展得还不错,这与国家对海南经济特区的政策倾斜不无关系。

1988年8月,轰动全国的“三十条”——《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1988)26号文件加快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出台,该文件对于对外贸易的支持力度比中央文件允许的还要大,其中充分体现出三个“进出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境外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基本自由。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堪称独一无二,更让海南这个新生的经济特区“比特区还特”。

依托这一政策红利,海南迎来了为期六年的外贸繁荣,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顺势由1988年的31.6%大幅度上升至1992年的50.3%,四年近20个百分点的增幅令人惊叹。不过到了1994年,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统一政策、开放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全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目标,由此也终结了海南的外贸政策优势。

这时,另有一股势力却在工业和外贸中突围出来,给海南经济带来了些许异样与波澜。

二、房地产泡沫的狂热期

当招商引资的道路因“洋浦风波”而中断时,土地便成了解决海南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所在。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