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积木盒子变形记和它背后的互联网金融浮沉四年

发布时间:2017-01-19 05:40:39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极客公园
导读:副标题#e# 编者注:2013 年,余额宝的出现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在经历了疯狂补贴拼流量的「全民 P2P」阶段,互联网金融行业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有了一番大起大落。而如今,这个行业正在回归到技术主导的 Fintech 时代。短短四年之间,这个卷入万亿资本的

行业更替:风暴下的绝处逢生

2013 年到 2015 年是一个全民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创业公司扎堆、大公司布局、国家队进场,大众的理财热情也被高额补贴迅速点燃。央行数据显示,2015 年年末相比 2013 年末,全国活跃的 P2P 平台数量涨了 7 倍多,交易额涨了 16 倍多,年成交量则达到惊人的 9823 亿元。

可到了 2015 年底,仅仅萌芽了 3 年不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便急速从云端跌落。据不完全统计,P2P 平台数量最高达到过 4300 家,而目前还在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仅 1800 家左右,回到了 2014 年的水平。大量平台跑路,或主动清盘退出,其中还有 90% 的平台被业界一致认为已经进入死亡倒计时。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还想继续留在战场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几乎都加紧转型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财富管理公司、金融科技公司。

这一切要从 2015 年末的一场风波说起。彼时,红极一时的 e 租宝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封,涉案金额高达 700 亿人民币,牵扯 84 万投资人难以追回的利益。随后,泛亚、大大、快鹿等平台相继爆发问题,并牵扯出了更多抱着诈骗目的进场的创业公司。这一系列恶性事件严重伤害了用户的信任,市场迅速转冷。很多 P2P 行业从业者都表示自己平台的新增用户量、交易量有了明显的下滑。

同时,监管也开始全面介入,行业洗牌真正到来。

2015 年底,多个部委联合发起了一场针对互金行业的「专项整治」,形势急转直下。

12 月 28 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整个行业一时陷入惊慌。而这个意见征求稿也终于在 2016 年 8 月 24 日正式落成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也是目前针对网贷行业效力最高的行政法规。

不得设有资金池、不得自融、不得自我担保、不得线下拉客等已是预料之中,《暂行办法》还对客户贷款上限提出要求,并且,选择银行作为第三方资金存管机构也成为必须。

仅以上这几点,就可以把当时 90% 以上的 P2P 平台挡在监管大门之外。

不仅如此,《暂行办法》还严格把 P2P 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既不能代销其他机构的理财产品,也不能推介其他机构的理财产品。很快,据零壹研究院统计,60% 以上的平台在今年 8 月出现交易额下滑。

实际上,贷款平台通常有理财等业务。为了挖掘每一个投资用户的价值,平台纷纷扩充产品种类,开始售卖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摇身变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混业经营让 P2P 与综合金融平台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但法规一出,没有相应业务牌照的公司必须做出调整。

时间紧迫,伴随这些禁令的是留给 P2P 平台不到 12 个月的整改期。但此时,申请这些资质和牌照的难度和时间成本都已大大增加。

除了市场转冷、政策风暴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少创业者开始逐渐意识到像 P2P 这样仅从渠道层面提升交易效率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已经没有什么空间,即使是有些已经转型综合理财平台,仍感到压力巨大。因为在监管之外,行业的获客成本也在急剧攀升,流量端的繁荣开始坍塌。

2016 年 7 月,美利金融宣布彻底退出理财端,根本原因就是流量太贵。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知名投资人江南愤青将过往的大多数 P2P 平台、消费金融平台的模式称为「电商模式」,也就是,遵循电商的基础逻辑,通过牺牲当前的短期性收益来获得未来的长期性收益,将用户规模视作非常重要的指标。而现在来看,越来越高的流量成本使得这种电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这本身就说明,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已经过去。

在流量和监管四面围困的时候,一批有技术积累、技术人才,或在某些细分方向上已经有资源或数据优势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主动寻找新的机会点,试图摆脱严苛监管和高昂流量成本带来的束缚。

Fintech 的时代快速到来。就好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窗口正在缓缓关闭,新一轮基于技术的创新轮回重新开启一样,互联网金融也走到了这个阶段。

于是,「互联网化的金融」这个理念迅速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重新关注,而金融行业本身就与数据高度关联,这让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逐渐进入到「技术信仰」的时代。跟过往以 P2P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相比,「Fintech」叫法的出现意味着技术开始占据金融创新的主导位置,开始渗入金融的核心环节,比如数据化风控、征信、个性化产品定制等。

同时,互联网金融行业除了催生出 P2P 之外,本身也进入到了支付、保险、证券、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诸多细分领域,技术在这些细分业务领域中一定能找到创新空间,更何况这其中一些领域是亟待被技术改造的。于是,相比简单的搭建一个线上渠道,做一个网站或者 app,突破性的新业务形态开始出现,比如定制化保险、大数据信贷、智能投顾等等。

在魏伟看来,这是一个行业在成熟递进的过程。「大家从早期整个行业只关注 P2P、只看重交易模式本身,变成开始关注交易模式背后的各种核心能力打造。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正从一个狭义的 P2P 市场开始向真正的 Fintech 过渡。」

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这个行业的价值取向正在修正和回归。经历过一轮大洗牌之后,整个行业将逐渐从恐慌和惨淡中恢复过来,沿着调整后的路径重新生长起来。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