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凛冬已至:手机行业的杀劫2018

发布时间:2018-01-18 09:02:06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科技杂谈
导读:副标题#e# 本文作者:谈主 对手机业来说, 2017 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11 月 14 日,欧菲科技(SZ:002456)大涨6.10%,以26. 12 元的价格,标记了自己的历史新高。从今年 1 月 16 日开始,这家以精密光电薄膜器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短短 10 个月内,股价

从 2015 年开始,线下渠道一度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的增长引擎,但自 2016 年下半年以来,线下渠道的销量就开始全面下滑,从 2017 年二季度开始更已开始负增长。

凛冬已至:手机行业的杀劫2018

而线上渠道则重新抬头。从 2017 年第二季度开始,线上渠道的销量就全面回升,渠道份额占比也开始提升。

而业界预计,线上渠道已经重新成为市场的主要拉动力,而且这一趋势有望延续到 2019 年。

凛冬已至:手机行业的杀劫2018

需要说明的是,GFK这张图中,并未包括运营商渠道。但接下来,运营商渠道的力量也值得重视。

2014 年 7 月,国资委下发文件,要求运营商三大运营商必须在 2014 年开始的三年内,连续每年降低20%的营销费用。受这一政策影响,过去 3 年来,三大运营商一共削减了约 400 亿人民币的营销费用,其中的主体,正是来自于削减终端补贴。

而在这一政策到期后,三大运营商的同业竞争,已刺激它们在终端侧重新投入巨额补贴,这也将对手机产品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三、关于市场格局

手机业的每一次的过冬,都是一次汰弱存强,格局重构的大洗牌。

面对出货量下滑、涨价危机和渠道变化,在 2018 年,国内手机市场将趋于“杠铃化”:领头羊和小厂商份额仍能保持增长,规模居中的厂商则将面临历力。

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正在向TOP5 集中

虽然目前尚未有准确数据,但业界估测,在整个 2017 年,华为、OPPO、vivo、小米的销量都将实现不同比例的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Worldpanel更发布报告称,到 2017 年 10 月,华为、OPPO、vivo、苹果、小米这前 5 大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已经高达91%,而一年之前,这个数字还只有79%。

对于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我是存有疑问的。比如GFK的数据, 2016 年中国手机出货TOP5 的总和,只有66.5%(华为18.1%、OPPO 13.8%、vivo 12.3、苹果11.3、小米11%),比79%少了12. 5 个百分点。而赛诺的数据,也与GFK基本一致,与Kantar Worldpanel相差较大。

不过,抛开具体的份额数据,市场越来越向头部集中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核心原因在于,作为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产品,每一部智能手机制造,都需要整合数以百计的供应链,以及数以十万计的技术专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垄断手机的专利与供应链。

目前,除了三星,全球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厂商能实现全产业链的独立生产(即使是三星,也需要其他厂商的专利交叉授权,实际生产中也同样会采用其他厂商的供应,比如Galaxy S9 就有可能搭载高通骁龙的 845 芯片)。

所以,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已经不再集中于技术创新,而是越来越转向供应链、渠道、品牌传播等综合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

现在,上游的供需不足,强化了主导厂商的供应链优势。由于采购规模更大,它们能以更低成本,获得更优先的供货,从而获得更低的制造成本、更快的上市时间,从而进一步拉大与第二梯队厂商的市场竞争力差距。

比如,vivo X20 以 221 万的出货量,位居今年 10 月的中端智能手机销量榜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芯片、内存、屏幕等元器件的缺货,导致很多厂商的最新旗舰产品供货量不足,而vivo在高通芯片、三星OLED屏幕等方面,都获得了充沛的优先供应。

中小品牌仍有成长空间

虽然竞争激烈,但手机行业依然不断有新竞争者入局。

以小米为代表,自 2011 年以来,手机行业的新入者,主要都集中在“互联网手机”模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手机品牌保持轻资产运营,除了品牌和运营统筹以外,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售后维修等绝大部分的环节,都全部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来OEM完成,同时,主要通过在线方式实现销售,以减少渠道流通环节的中间成本和周转库存压力。

由于产品差异化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手机”模式很快就遭遇成长瓶颈。过去几年来,线下渠道取代在线渠道成为主战场,大批互联网手机品牌也衰落消亡。但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品牌找到自己的定位,补齐短板后逐渐稳住阵脚。

比如锤子手机,在今年双十一期间,从 11 月 1 日至 11 日,在京东渠道的销售额和销量榜单中,它都杀入了前10,位列第7。

与第二梯队的中等规模厂商相比,它们的固定资产压力更轻,渠道成本和库存压力也更轻,借助在线渠道重新发力的红利,这些厂商 2018 年的后势有望持续走强。

第二梯队压力最大

上有TOP5 的压制虹吸,下有小品牌的持续冲击,在 2018 年,中等规模的手机厂商,尤其是从TOP6 到TOP10 的第二梯队,形势最为险恶。

据我的私下了解,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至少其中一家厂商的手机事业部可能与其他事业部合并,一家厂商的手机事业部可能遭遇战略层面的降权甚至削减(信息未获官方证实,存在不确定性,故此处不点名,仅作为参考)。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梯队厂商全部都会下滑,只要对趋势把握准确,战略战术应对得当,这个梯队中的厂商同样有可能稳定现状甚至逆市增长。

四、关于应对策略

最后来说一下,在 2018 年,中国手机行业应该如何应对下降周期?

在存量市场,收缩战线

在下降周期,争夺存量市场的矛盾加大,市场将会通过更加激烈的价格战和库存战来汰弱存强。所以,手机厂商必须:

1. 缩减产品总数,将研发资源、供应链资源和品牌资源,都集中到少数核心产品上。

2. 优先进攻自身资源整合能力最强的价格锚区。如果不能确保优于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和交付时间,就必须做好市场大幅低于预期的心理准备,最好能主动回避,或提前设计并果断执行止损预案。

适度调整战略重心

比如,加大在线渠道和运营商渠道的投入力度。

寻找增量市场

增量市场来自哪里?

1. 在国内市场,增量主要来自于创新拉动。

在 2018 年,在屏幕、性能、网络、安全、新技术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趋势,这个问题我最近几天会再单独写一篇文章,具体谈一谈自己的预判,这里就不再详细展开了。

不过,从整体来看,这些创新对拉动力都相对有限,国内市场只有等到新的周期到来,才能真正反转。

2. 中国手机厂商当前的决胜关键,在于海外市场。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2018 年的全球手机市场,同样也是寒风凛冽。

在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为 14.7 亿台,同比增长仅2.3%,而在 2017 年第二季度,这一出货量已仅有3. 416 亿部,同比下滑1.3%。

但对于中国手机厂商来说,海外市场依然存在机会。

虽然从 2008 到2017,全世界使用智能手机的总人口占比,已经从3.5%快速增长到了51.2%,但在一些新兴市场,手机出货依然存在增长红利。

同时,在海外的存量市场争夺中,中国手机也更具竞争优势。

基于强大的制造力优势,以及国内市场激烈的厮杀经验,无论是外观设计、系统性能、硬件质量、价格成本还是营销策略,中国手机厂商都已经累积了强大实力,放眼全球,除了表现不如预期的三星和苹果,已经难寻抗手。

如果能在海外市场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中国手机厂商来说,就意味着成功对冲了国内市场的出货量下滑影响。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