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资本 > 正文

我为何要与王思聪一起高价投分答?

发布时间:2016-08-26 07:25:08 所属栏目:资本 来源:i黑马
导读:这是一家绝对年轻的基金,成立于2015年,但已经投出了很多明星项目:在行(分答)、汪峰的峰范科技-Fiil耳机、探探、学霸君-问吧科技、Kaistart开始众筹、每日优鲜、造作…

我为何要与王思聪一起高价投分答?

这是一家绝对年轻的基金,成立于2015年,但已经投出了很多明星项目:在行(分答)、汪峰的峰范科技-Fiil耳机、探探、学霸君-问吧科技、Kaistart开始众筹、每日优鲜、造作……元璟资本是如何做到的?凭什么是元璟资本?

口述丨王琦(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

整理丨石慧

编辑丨吴丹

元璟的创始合伙人有两位,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咏铭和原启明创投合伙人王琦,在启明时曾投资大众点评、VIPABC、学霸君、途虎等。王琦认为,元璟虽然是一个新基金,但合伙人都不是新人。“我在投资行业待了8年了,吴咏铭是阿里的前5号员工,也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几个合伙人都在业界做了至少七八年。”因此,元璟能为所投公司提供很多”特殊“服务——至今已经为它们招募了十几个高管,担任CTO、COO、CMO等重要岗位。

因为这些资源,元璟能成为最早接触到在行(分答)的VC,并领投A轮,红杉资本、王思聪、逻辑思维跟投。据公开披露,在行(分答)此轮融资2500万美元,并借助王思聪、章子怡等明星效应,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让元璟一直感到“纠结”的“高额投资”,让王琦觉得“值得”了。

然而,在明星效应逐渐沉寂后,在行(分答)似乎没那么火了。

王琦说,有趣、有用,这两点一定要完美融合。“早期用户是因为王思聪来的,但他们同时注意到有一些专业人士回答的问题对自己正好有用,就会停留在平台上。”一个是吸进来的重要入口,另一个是留下来的理由,两者不可或缺,都必须做。

对于在行(分答)和知乎“之战”,王琦认为,二者的产品有很大差别,既然是赛道上的竞争伙伴,互相借鉴很正常,“至于谁借鉴了谁不重要”。“姬十三身上结合了科学家、商人、产品经理三点,这是非常罕见的。周源更像一个极致的产品经理,对产品、内容的要求非常高,这造就了现在的知乎。”

我为何要与王思聪一起高价投分答?

元璟资本创始合伙人 王琦(受访者供图)

以下为王琦口述,经创业家整理:

最早接触分答:

高价投入,虽然无奈,也值了

我们最近一直在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经济模式。当时正好遇到了在行,我们聊的时候,还没有分答。我和姬十三在四五年前见过一次,当时他还在做果壳,我在启明创投,虽然最终没有投果壳,但我对他印象非常深刻。因为科学网站非常小众,听上去就没有什么商业化方向,姬十三居然做得那么好。事实也证明,果壳在科学领域完美平衡了商业化和社会价值。这对CEO的能力是非常好的验证

当时为什么会去看他们,其实有段小故事。我有个朋友自己开餐厅,他在在行上找到了一个餐饮专家,聊着聊着他们就成了合伙人,所以我朋友说在行非常靠谱,让我对在行印象深刻,觉得有机会一定去看看。正好有个给在行做FA的朋友,我们以前一起投蘑菇街的,他很早就推荐我去看。我应该是最早见在行的VC,加上我和FA、姬十三都是复旦的校友,聊得也很好。

当时虽然没有分答,但我们就在行的模式怎么往下走做了很多探讨,其中聊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行还是一个很重的模式,你必须得约达人到线下见面,打电话约时间,然后找个地方,这是比较小众的需求,整个访谈过程很难一次次重复,我不可能每周都和你见面,经常聊天。所以这个模式更适合一些高端用户,但如果能有一种方法,把达人的经验知识、分享更好地积淀下来,传播出去,而且是多次传播的话,价值就会非常大。

当时还没想到分答的方向,但背后的哲学和逻辑已经和分答最后要呈现的东西很接近了。在聊完大概两周后,姬十三他们内部也做了很多探讨,大概花了一个周末闭关,三五个工程师一起把这个功能做起来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的形态是偶然的,是一个灵感,他们本来想试试人声,并没有特别高的期望,但上线以后非常火爆,尤其偷听功能是神来之笔,如果只有达人分享,可能它远远不会这么火。不得不说,他们对现在消费者心理的研究很有心得。

分答出来以后,我们又去聊了一次,看了demo就觉得很棒,但没想到会这么火。

我们比较早就确定投资了,只是当时还在纠结价格之类的,他们其实挺贵的。聊了大概一两个礼拜,分答的数字在10天之内一直往上涨,到王思聪回答问题那时可能达到了高峰,等那个数字出来以后,我们觉得也别纠结了,无奈地以高价投入了,当然觉得还是值的,因为那个产品已经和在行完全不一样了。

经验、知识的分享是非常轻的,可被消费的频率、传播的可能性都比车和房子更容易,这也是投资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思聪、章子怡引发了一个个爆点,之后,我觉得他们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知识分享变得更加有趣,达到有趣和有用的平衡。光好玩不能让一个产品有长久的生命力,好玩外衣下的要有用的内壳才行。

在娱乐方面可能比较倾向于有趣,对明星提问都是八卦或者演戏,这些东西的确很吸引眼球,平台能很好地吸收粉丝。这些人是因为王思聪来的,但他们同时注意到有一些专业人士回答的问题对自己正好有用,就会停留在平台上。一个是吸进来的重要入口,另一个是留下来的理由,两者不可或缺,必须得做。

现在吸引入口的事儿还远远不够。另外大家可能觉得,其他专业人士的活跃度不如明星,但其实现在上面的律师、医生等专业达人远远超过明星的数量,他们的问题数量并不比明星少,总的收听数量也不少。

现在用户为知识付费的习惯在慢慢建立,我觉得也是他们带起来的。向个人收经验的钱,在行跨出了第一步,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探索。这是在行跨到分答的一个重要改变。而且语音是可以反复收听的。很多知识经验,可能几年都不会过期,像医疗知识,如果医生很权威,几年后也一样会有人问相同的问题,内容的价值可以被反复消费。

社交产品跑出来很难 CEO要会“分身”

我们具体的关注的有四个:消费升级、互联网+、互联网医疗、科技。

消费升级包括文化,比如我们投了汪峰的Fill耳机A轮,它定价一千多块,几乎是国内品牌里最贵,现在卖得也不错。我们看好本土中高端品牌的发展,这个趋势迟早会产生。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