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和她的格力焦虑症
增发股票的价格15.57元/每股,为停牌前当日股价80%(19.49×80%=15.57)。证券法律有规定,最多折价20%,我看到有新闻折价30%,其计算基础是最近的股票价格(22.24×70%=15.57),特此纠正一下。(增发股票最多折价20%) 在设计方案时,并不考虑实施方案之后,股价的变化情况,所以增发方案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临时股东大会,肯定了方案一,否决的方案二。很多媒体对于方案的解读,认知是有偏差的。由于增发股票是要稀释股东权益的,不进行增发,大股东珠海国资委的持股比例就要下滑,下降到16.00%左右【18.22%×60.16÷(60.16+8.35)】。 不让定向增发,如果执行收购,大股东被稀释,董小姐股份也将稀释,股权结构瞬间成为成了下一个万科。这样的增发收购案,会被执行吗? 本质上,这个并购计划就失败了,一连串的方案计划,并没有什么哪个有效、哪个没效这么一说。 我忽然想起08年,国美的事情:贝恩资本对于临时股东大会议案,也是投了一个反对票、一个同意票。其实就是意味着当时国美的陈晓下台。 失败了就是失败了,董小姐有一种拔剑四顾感觉。这个局到底该怎么破? 八、 董小姐的诉求,其实很简单:
至于很多人谈到,董小姐掏出9.37亿,参与增发,这非常正常。董小姐本人,和王石相比,还是更为企业考虑的。 忽然想起一个悖论,我们常常鼓吹主人翁精神,可惜到了资本市场,并不是这样的。大部分人会说西方那一套,打工就是打工的,别想着企业是自己的。当下刮起的这股旋风,很容易衍生企业管理层的“道德败坏”行为。 这不是耸人听闻,西方国家,对于这样的高管,有丰厚的年薪和期权奖励,大家也看到了新闻的。而国内,除了某些让人恶心的国资委官员,更有国有资产流失这样的罪名等着企业家。 很简单,我们看看新浪的曹国伟,是如何从会计做到CEO,如何从CEO做到股东,就知道格力的董小姐,是多么的优秀。 国内的环境,特殊的体制,是不会让企业高管成为主人翁的,那为何要求这要求那呢?稍微买点自家股票,更有一堆人问国有资产流失。 一句话:不要一谈到企业,就说高管一边去。言必谈产权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等。 是的,西方是那样的,但是西方是建立在有很好激励制度的基础上,他们可以出现新浪曹会计变股东的事情出现,而中国呢? 某些国人的性格,总是这么“西方和先进”。 九、 这个案子,其实就是增发价格有问题。 这也是出现万科股权争夺战后,第一个尝试解决股权结构潜在隐患的企业,后续解决类似问题,就有了一定的参考。 我也看到理性的用脚投票的市场力量,要是这样的方案,放在早期的中国,多半是通过了。官僚的作用,在今天似乎没有那么有效。 无论是昨天的万科还是今天的格力电器,都可以看到一幅逐渐成熟的市场气象,而它正在蔚然成长着。 作者 秋源俊二 微信公众号 QYJEQYJEQ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