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人物 > 正文

产品经理,这个本该10年才成熟的岗位,5年内就被催熟了

发布时间:2016-11-09 23:50:22 所属栏目:人物 来源:人物LIVE
导读:副标题#e#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人物LIVE,ID:renwulive 文/周潇雅 苏杰说自己是「产品经理布道师」。 上星期,他刚刚跟一群投资人、创业者在硅谷待了7天,以每天见5个人的速度,完成了这次朝圣之旅。 在等待飞机起飞的间隙,他看完了吴军的《硅谷之谜》,

「传统行业从匮乏到丰饶的过度,是滞后」。互联网成为圆心,传统行业以与互联网相关性的强弱为半径,形成同心圆,渗透有近及远。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关系属于第一阵列,「最远的是荣威汽车,还有做路由器的腾达」。

目前,苏杰能够触达的范围和互联网触达的范围重合,北上深杭最多,福州次之,最远的地方海口,为海南航空做企业培训。

一个产业开始火热最直接的标志是,很多钱进来了。

2015年,PMcaff创始人之一阿德开始全职接受PMcaff;「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论坛」衍生出了「起点学院」,做产品经理培训,老曹成为院长;「产品壹佰」被慧科集团收购,刘文治成为慧科集团副总裁。三节课、馒头商学院、网易云课堂,也都开设了产品经理的课程。

从论坛到培训,「产品经理」已经成为商业模式一种,这也是行业进化和成熟的标志之一。苏杰依然游离在组织之外,虽然与馒头商学院有长期合作,但依然是自由身。

 三  

万事有起必有落。「今年产品经理的人数需求不再会爆发增长,也会有很多初级产品经理被淘汰」。

在苏杰看来,产品经理不只是一个岗位,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传统岗位不同,产品经理并没有限定从业者具备某项特定的技能。它和互联网同时出现,身上也具备了互联网相似的「包容性」,也拥有互联网没有明确边界的属性。

产品经理,这个本该10年才成熟的岗位,5年内就被催熟了

苏杰总结出了产品经理的7个层次。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对产品经理本身的需求也开始发生变化:专业向的产品经理会开始出现,人数不会有爆炸增加了,垂直细分行业的产品经理会更多地出现。

苏杰对比了硅谷和国内对产品经理的差异。

在硅谷,极少有初级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大都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或者行业背景。初级产品经理的角色被工程师自身消化。「但国内现阶段很难达到,这是整个人才结构的问题」,产品经理要为商业负责,而国内的大多数工程师并不具备商业意识,这和硅谷有很大的差异。

硅谷技术驱动的公司较多,中国更多是商业模式驱动,对PM的技术背景并不强调。同时,在硅谷,大多数人都是跨学科人才,懂技术的人,通常也有商业意识,他们可以把初级产品经理的工作做掉,真正的产品经理则不会被困在文档等琐事上。

「我们在硅谷的时候常常会提到52年的中国的高校改革」,这种差异,最终要追溯到中国和美国教育理念的差别。

半个世纪以前,政府打破民国时期的西方教育模式,参照苏联模式,重构了高等教育体系,大多综合性院校被强行拆分。「典型的手脑分开,做事情的人你不要有什么想法,你有想法的人什么都干不了。现在的问题,根上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高校改造」。

 四  

互联网正在加速着个人的自由,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多数人并没有能力接受。

在硅谷的见闻让苏杰感慨,「他的叛逆、他的创新,他的不循规蹈矩,但是又不是乱搞,他们都很精英,所以不要总盯着那些辍学的人——即便是这些辍学的人也是从世界顶尖高校辍学的」。

这才是「自由人」的状态,而「在中国,有知识的人没文化,有文化的人没知识」。

苏杰的手在桌子上比划着,「我们社会进步的阻碍有两种:一个是不懂听,一个是照着做」。

「不懂听」的表现是指,网络上不依据任何事实,也不借助逻辑论证的无脑愤青,他们以网络名字参与公众事件,抨击一切他们不理解的。

「照着做」则是由来已久的思维惯性,我们要求孩子「听话」、纲常伦理的思维方式均来自于「照着做」。在现代的社会系统中,大多数的组织形态是基于控制的,控制的核心则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以及自下而上的服从。这种惯性有助于社会稳定,所以自古以来被各种思潮鼓励,但这种思维训练下的个人不具备成为「自由人」的素质。

而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岗位则像一个异类,他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社会推动力」。

「我觉得产品经理从职业训练上来说,产品经理有成为自由人的精神内核」,这是苏杰决心成为「产品经理布道师」最重要的理由。

「让每一个人变成一个独立上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一个人从只懂得生存的原始人,渐渐变成一个更高级的人。这个目标很宏大,宏大到我做的事情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到一片大海的感觉。」

苏杰正在践行这样的自由人法则。

作为「布道师」,他没有固定的伙伴和团队。他习惯尝试着各种非全职式的间断性合作:在一件事情需要解决时,寻找最合适的合伙一起做事,由事件驱动人,而不是组织驱动。

最终,大家变成越来越松散的组织,「从一个铁板一块的公司式的关系」中解放出来。

苏杰用这种方式,组织了一个虚拟的翻译组织——七印部落,成员不固定、并且自由来去。目前已经翻译了13本书。

「我更喜欢这种这种组织结构,虽然,它未必做成特别大的事」。

QQ截图20161018104241.png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