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罗振宇:你们想的,都是错的
与其说碎片化的反义词是整体化,不如说是结构化或是集中化,在刘易斯·芒福德看来,这是技术和文明之间的永恒冲突,工业时代的伟大发明其实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后者为人类赋予了精确测量时间的能力,同时也让人跌入了这个可以无限细分的陷阱里。 “ 1850 年之前,交通和通信方面的困难成了天然的过滤器。人们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不会超过他们的处理能力。现在这种过滤器没有了,人们收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过日子的韵律被打断了。” 当教徒可以经由《圣经》的印刷品感知上帝的时候,他也就被削弱了前往教堂亲历神父传道的欲望,当电话铃声不受主人约束的随时可以在书房里响起,工作和生活的连贯也就从此变得昂贵起来,早在八十多年前,刘易斯·芒福德就忧心忡忡的告诫社会,警惕这种臣服于精密机器的可能性。 如果让身为央视《对话》栏目制片人的罗振宇采访身为《罗辑思维》创始人的罗振宇,前者一定会向后者抛出来自知识分子的质疑:为何选择顺应这个世界滑向糟糕的边缘?而后者的回答则理应是:只有这么做,才能让世界不致于变得更加糟糕。 2015 年年底,“得到”App上线,这款产品的初生面目,就像一本精美轻盈的杂志,横跨媒体和出版两端,负责减轻知识传递的厚度。当时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找到合适的编辑,去将已购入版权的重部头图书“挤掉水分”,提炼出两万字以内的“干货版”,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用户掏钱购买。 这个时期的“得到”,代表罗振宇“还没有想明白”的过渡阶段,同时期的他,还在尝试牵手Papi酱、胡辛束等“网红”,把投资也列进了公司的经营范畴。打破不温不火的僵局的,是罗振宇的一场主动断臂求生:他意识到这种膨胀对于专注的伤害,以及公司依然处于创业季节的事实。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