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少年凭什么革了钢贸行业的命?
牛文文:你这些投资者都非常有名。 王东:因为我们是一个创新,最终投到项目上的都是最顶级的基金,他们艺高人胆大,能够看得懂,就投来了。我并没有刻意造成一个都是顶级投资人投资我们的结果。 我们找天使投资的时候,发邮件发了至少有一百家,我们能找到见面的,也是这样。方式肯定不是群发,一封一封发的。科屹有一位很勤奋的投资经理,天天坐在咖啡馆里,说他坐了一年,在2011年底的时候看好我们,就推给科屹了。 见徐小平老师相对来说也很戏剧性。当时(李)祝捷在徐老师那里,是合伙人。祝捷旁边还有一个投资顾问叫冯新,他把我过去所有的微博都找出来,还不知道从哪儿找出来我以前一个培训视频,他给祝捷还有徐老师一个建议,一定要投。徐老师第二天见我,大概20分钟决定要投资。科屹和他联合投我们,一千万人民币。这在当年可能是最大的一笔天使投资了。当时我还觉得一千万人民币可以,后来才发现原来天使投资都是二三百万的规模,我们当时不懂。 第二轮融资比较顺利,是经纬来投我们,一个多月就Close了,2013年1月份就Close了。 邵总(邵亦波)当时有一个很惊人的举动。当时还有几家在看我们,他直接借给我们三百万人民币,个人借我们三百万,这时候我们肯定选择经纬了。我觉得邵总是胆识非常强的一个人。经纬当时投了我们总计六百多万美金。 牛文文:经纬是怎么找到你们的? 王东:经纬是微博上找到他们一个投资经理。 牛文文:上一轮投资人不是你下一轮融资的完全依靠,你还是要靠自己。 王东:对。我们后来融资,都是我们自己去找。我们当时微博上找的经纬一个投资经理把我们推荐给他的合伙人吴运龙(后来吴也出来了,做了零一创投)。吴运龙汇报给邵亦波。 第二轮时候主要团队好,模式在一个区域成功了。第三轮是雄牛和红杉投的,这时候开始有销售收入,有毛利了,在这个行业有一点名气了。我们一直很低调,我们不想很早引起注意。找钢网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巨头丛生的环境中快速崛起的,到处都是国企、上市公司,都在瞄准这个领域,钢铁电商这十几年,不断有人投资,不差钱,我们一开始很谨慎。 到了红杉和雄牛投我们的时候,我们想低调也没有用了。他们投了我们3480万美金。那次融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要用财务数据等等配套,来证明我们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潜力。 最难在D轮融资,IDG和华晟资本投的。这时候已经进入到PE阶段了,关键是没有任何对标公司,人家经常问我,为什么美国没有? 牛文文:现在你成对标公司了。 王东:对,现在我成对标了。那时候人家经常问,美国为什么没有?其实道理很简单,美国也经历过整合的时代,是上世纪中叶,现在80后、70后华尔街这帮人都不太知道,不太熟悉过去历史了。上世纪中叶,互联网可能刚诞生,甚至硅谷可能还没有出现,所以靠互联网去整合传统产业,在美国是不可能的。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影响这么深入,风险投资也这么发达,肯定是产业互联网主导各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了。 我们的A、B、C轮融资是一种正常的谈判模式,D和E,特别是D就变了。D轮PE的时候要一个小组进行投票决定了。A、B、C一个人一定,OK了。我印象很深,红杉就沈南鹏打个电话,见面都没见,打了半小时电话,说完了安排手下开始签字。到了第四轮的时候,变成投委会投票制了。这时候的创业者比较被动,掌握投资的这个人很可能都不了解你,没来过你这里。这是比较不公平的。 牛文文:了解你的只有一票,或者一票都没有。 王东:对,就是一票,会在投委会里面强烈去推你。但是投委会的人可能就花二三十分钟,看看PPT,听别人讲讲,这种人也是一票。这时候融资变得复杂了。这是一个大坑,我们在这个坑上跌过惨重的跟头。 这时候要很精确了解他们的投委会构成,他们的投票机制,甚至要精确到哪些人喜欢这种项目,哪些人不喜欢这种项目,好比说十票里面是六票成功,还是七票成功,谁有一票否决权。变得很复杂了。 牛文文:感觉像美国大选一样。 王东:基金到这个阶段变成投委会机制,也有它的道理,但是对创业者来说难度增加了。这时候创业者要和有一票(表决权)的合伙人紧密捆绑,不断研究这些人可能会问什么比较外行的问题,怎么一步步去解决。 有些公司是比较幸福的,因为在美国有对标公司,基金合伙人要说服其他合伙人变得非常容易。而找钢网这种模式,在会上会遭到各种各样的质疑。没有对标公司的创业者,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牛文文:你这坑的意思是说拖的时间长了,还是说被拒绝过几家? 王东:拖的时间长了,比我们预想中长了大概两个月左右,还折腾了一下,浪费时间。 牛文文:越往后的PE数量越少,那时候如果这家看了不投,是不是其他家就都害怕了? 王东:对,一定是这样的,所以说要很谨慎,特别当你这个模式是一个创新模式的时候。 这是我的一个经验教训,到这个阶段接触一个基金要异常谨慎。因为他接触完你以后,上过会,没有投,如果是一个品格比较好的人,消息没有传出去还好,消息传出去,这个小圈子,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投资人的判断。 牛文文:你的建议是谨慎私密? 王东:对,一定要谨慎,高度私密。要觉得很靠谱的时候再去接触,包括一定要先搞清楚基金的决策机制,大投票形式的,一定要高度谨慎。否则辛辛苦苦上一次会,没有通过,这个打击非常惨重的。 牛文文:这个比上市还厉害?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