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苹果的成功得益于其凭借自身IOS系统圈起的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那么小米的生态链则是主动战略,它以资本和价值观为纽带,绑定大批硬件供应商和创业者,一方面取得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用户黏性,由此构建起小米基于资源的权力边界。
2.“小米生态”不是“乐视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生态链是一个市场战略,与大企业周边自然形成的“生态系”有着本质的不同。小米的生态链是有意培育的产物,并不是去中心的网络化联接,而是一种有核心的结盟策略。
“生态系”概念来自于生物学,20 世纪 70 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引入组织理论领域,并形成“组织生态学”学派。互联网慢慢兴起以后,有学者提出商业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的近似性,里面也存在着食物链,大环境以及相互竞争的各种关系,他们为这样一种高度依赖外部合作与资源管理的组织形态取名为“基于网络的组织形态”(Network Based Organizational Form),以有别于或高度封闭或高度依赖市场交易、边界明确的传统组织形态,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态模式”或“生态战略”。
生态与平台,是两个常常被混淆的概念,虽然二者有着诸多联系。简单来说,平台战略是构建一个市场,而生态战略是构建一个城市。平台型战略的核心是链接双边关系以撮合交易,而生态型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构建并管理广泛及多层次的合作关系(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合资、并购等非产品交易型关系)以缔造一个紧密联结的多业态体系。
如果小米仅是向各个创业企业购买产品,或者仅是让各企业在小米渠道内销售产品,则小米是平台的搭建者,但是小米做的是“投资+孵化”:生态链里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公司。小米对生态链公司一般占 20%-25%的股份,共同定义产品、主导设计、协助研发、背书供应链。因此小米的生态链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及更为复杂的共生关系。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能量与营养物质主要以用户流的形式出现。在阿里巴巴由平台发展为生态系的过程中,海量的用户始终是其构建的核心和坚实的基础。同样,腾讯宣布实施开放战略,围绕微信打造生态圈的底气,也显然是来自于微信数亿级的高黏性用户。
除此之外,在组织生态系中,价值链承担了食物链的角色。在自然界中,食物链是核心的组织逻辑,决定了能量与营养物质的流动与转化的路径。而在小米生态链中,用户群潜藏价值的开发与释放,取决于生态系中的价值链构建。
因此,小米做生态链实际上也是自身权力边界的延伸。作为生态链的核心,小米要提供足以支撑整个生态系健康发展的用户基础,并控制价值链/ 网的关键环节,这绝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到。

雷军VS贾跃亭
在国内A股,有一家公司曾经也扛起生态大旗,那就是乐视网。
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认为:“我们与同行的竞争已经不能只靠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点的得失来衡量,更多要看生态链条各个环节的衔接与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跨界创新和持续颠覆能力。”(致员工的公开信)。
由此,乐视提出了“生态化反”的商业模式,建立了一套从体育节目到网络约车的包罗万象的生态系,并相信各生态企业间的相互导流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比如从一开始,贾跃亭对乐视手机的定位就是以视频吸引用户,成为乐视生态终端入口,因此乐视手机一直在以低于成本价销售。(2015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堂吉诃德贾 :颠覆者的孤独之旅》)。
乐视对“生态化反”的典型想象是:在体育场景里,有一个时刻人们购买欲望最强——当你看到梅西把球踢进球门,那时你就会想,我也买一双这样的鞋吧!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是在作梦。
失控的乐视生态,后来只能在关联交易、所得税递延和子公司股权分配等方面做文章,藏匿亏损。
但乐视的失败尝试并不意味着小米生态的发展前景灰暗。小米的生态逻辑要简单得多也有效得多:小米并不指望生态链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带来收入(乐视的案例证明,这种收入不可靠),而是利用生态链提升整体的市场效率。
而且,小米的生态链中,始终有一个核心——小米手机和小米品牌价值观,它为其他初创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资源与通道。与乐视手机的“赔本”销售不同,小米手机虽然宣称低毛利率,但一直是要赚钱的。
在小米手机快速成长的初期,曾有供应商抱怨,小米的“互联网思维”虽好,但却带有掠夺性,它压低了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空间。但是利用生态链战略,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又把 210多 家生态链企业带入了自己的轨道,在市场谈判中的权力地位进一步提升,也让与小米合作的供应商有了更多的订单。
可以说,小米有效利用自己的权力,消除了供应商的不满,同时也在进一步传递小米价值观——会有海量的用户随着价格降低而到来,这是小米对市场权力的认知在产业链关系上的重现。
2015年12月,雷军在内部提出生态链独立做品牌,三个月后,“米家”发布。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小米的“米家”生态链体系,看作App Store的智能硬件版。苹果2008年推出的App Store是单个企业创立生态系的成功范例,它确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和服务的获取形式。如果未来的智能硬件也首选进入“米家”的轨道,小米的成长空间将无可限量。
3.在小米的统治下
对于一个生态系来说,共赢是成长的前提。一个可源源不断为所有参与者分享收益的生态链,才是从根本上可持续发展的。
那么,小米生态链中,大家是否能实现共赢?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生态链改变了小米和其他创业公司的关系,降低了小米的未来风险。
早期,小米为自己树立的“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市场权力认知边界,不止作用于它所瞄准的那些大厂商,也影响了很多创业项目的前程。
2014年,国内智能硬件创业高峰,创业者之间、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常常问同一个问题,“如果小米做了你的产品,你要如何应对?”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