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源码网 (https://www.900php.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 6 个领域和 50 家公司

发布时间:2016-07-26 19:22:45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极客公园
导读:最近不少创投圈人士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包凡快点交稿吧,大家等着过冬呢》的文章刷屏了,文中引用了高榕资本合伙人高翔发在朋友圈的一个段子:每当冬天来临,就会有张颖同志内

更有效的风控和更精确的风险定价。将风控分为「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两个方面,那么消费金融借款人在还款能力上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风控主要集中在「反欺诈」层面。而借助具体的场景和人群特点以及大量线上操作带来的用户数据,消费金融平台能够建立更有针对性的风控模型,更高效的识别风险、给予授信,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尚未开始的尝试。

目前,消费金融业务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垂直人群;基于消费场景。

其中,垂直人群可以是学生、蓝领、农民、白领、小微企业主等。但自身杠杆率低的人群(比如学生、蓝领)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是更大的机会,因为这本就意味着这群人没有办法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

而消费场景则包括房贷、车贷、旅游、家装、教育、医疗等。这其中又可以按照「是否占据了消费的第一入口」分为两类,简单说就是,是否拥有自己的消费场景。普遍来说,拥有消费场景的公司将更被看好,这往往这也是巨头牢牢站住的阵地。创业公司通常需要跟场景方合作。

消费金融在资金端也同样在做出创新,而低成本、规模化的资金未来将会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壁垒。消费金融刚刚兴起时,资金端对接的多为 P2P 平台的投资人资金,但随着部分消费金融平台资产规模的扩大,P2P 资金的高成本就成了障碍。反观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他们坐拥大量低成本资金,并且也想要寻找更多低风险的零售渠道来扩大业务规模。最近,京东、分期乐等平台纷纷成功发行 ABS,场内资金的涌入也将逐渐成为常态。

三、互联网保险

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场景化金融」的被认可。以太曾给出一个场景化金融的定义:将以往复杂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自然,通过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融合,实现信息流的场景化、动态化,让风险定价变得更加精确,使现金流处于可视或可控状态。而除了消费金融,互联网保险这一年在场景化上的大胆创新也值得关注。

gic12732721.jpg

最初,互联网对保险行业的改变集中在渠道和销售层面,即以更低的渠道成本将产品销售给投保人,形态类似保险超市。但除了销售之外,产品设计、产品定价、风险评估、理赔等环节在保险服务中都非常复杂且重要。所以,不触及这些环节的话,互联网保险的创新程度将始终受到局限。

随着众安保险开始推出退货运费险、延误险等新的险种,互联网保险的产品创新开始了。而这一轮产品创新,我们可以理解为「与互联网场景结合的保险产品」,也就是产品定制的思路,而产品场景化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销售渠道场景化,这两者相辅相成。

什么样的场景适合拿来做保险产品定制?在策源创投投资总监王璞看来,就是那些「场景需求明确、小额大量、灵活的时间周期、适合在互联网上售卖」的保险产品。

产品创新的背后,对应着定价方法的创新。当保险产品与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各种行为相联系,通过将用户特征和行为数据用到客户画像、风险评估、产品设计、理赔预防等各个环节中,将改变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定价模式。

改良定价方法实现个性化定价是最终的目的。现阶段可行的方法就是能通过绑定场景和人群,拿到丰富的数据,不断进行精算尝试。当个性化定价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时才能实现规模化,更多的比价类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会更有意义。

因此,我们关注那些能够深度结合互联网场景的、有数据意识和精算能力、能够通过数据实现个性化定价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四、财富管理

前面讲的都是资产端业务,而财富管理业务对应的是资金端的业务。很多以获取和运营理财用户见长的 P2P 平台都开始向财富管理平台转型。

一方面,这是围绕核心用户的合理业务拓展。与美国等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还非常初级。市场的空白一定孕育着机会。经纬投资总监张以蕾表示:「中国正处于一个资产和财富快速形成的黄金时代,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一定会在这两年快速发展。」

另外,这也是理财平台建立壁垒的必经之路。理财服务的门槛较低,任何一个新理财产品的出现都可以被快速模仿。因此,在向财富管理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公司要建立两个核心优势:品牌化的能力,以及通过技术改变现有财富管理服务模式的能力。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后者。

在美国,券商、资管纷纷开始设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互联网财富管理类的服务为主,目的是捕获更多中小投资者,在现有的证券业务体系之外培育新的增长点。而这些传统金融机构看中的就是智能投顾服务。我们可以看到,贝莱德收购 Future Advisor、Fiidelity 与 Betterment 展开战略合作等,这背后是传统金融机构对技术所能产生的势能的认可。

国内的智能投顾玩家也很多。其中,宜信和品钛这样的在新兴市场上已经相对成熟的公司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投顾服务。此外,还有大量早期创业公司直接以此为方向,比如弥财、钱景财富、蓝海财富等。

智能投顾服务从多个维度考验着机构的资质和服务能力。合规的金融牌照;获取多元大类资产的能力(尤其是海外资产);做产品组合配置的能力;数据获取、算法迭代、机器学习的能力等等都是考察一个智能投顾服务的核心。

五、大数据信贷

近两年,大家逐渐开始认清楚一件事:互联网金融无法颠覆传统金融,但它补充着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随着金融科技创新开始由渠道向技术和数据方向转移,互联网金融所代表的场外交易市场和传统银行之间的互补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