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 6 个领域和 50 家公司
买手制的内容电商被认为是消费升级中很有希望突围的电商模式,而氧气正是这样一家垂直电商。氧气切入的是高端内衣品类,并已经完成从纯电商向社区电商的过渡,通过高质量的 UGC 内容丰富场景、形成意见领袖,进一步完成用户转化。氧气的目标用户是注重生活品质的独立女性,而这部分人也是消费升级市场中的主力。氧气的价值在于对目标用户的价值观输出。虽然内衣市场有限,但当氧气成为一个女性潮流社区后,其电商业务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
场景消费是移动电商的一个趋势,而时尚社区电商 See 则在其中寻求模式创新,以「图片搜全球同款」的工具切入,后快速打通跨境电商交易闭环,让用户实现「即看即买」这一场景化购物的需求。「图像识别」和「社区众包」是 See 实现需求匹配的主要手段,其背后庞大的商品数据库和标签匹配能力是其技术壁垒。同时,See 也引入大量 PGC,以高质量内容提高购买转化率。目前,See 的用户数达到 200 万,月复购率 40%,月订单增速达到 100%。
年轻男性开始关注生活方式,这给男性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XY 是一家男性生活方式媒体电商,专注于长尾的轻奢品牌,通过知识性和场景化的内容精准获取用户,并基于有调性的内容形成购买转化。针对待培养的男性生活方式消费市场,XY 已经通过高质量的内容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和口碑,目前平均客单在 1000 元左右,复购率达到 40%。
当欧洲国家里的「城市自行车」在「自行车」中的份额已超过半数时,中国却还没有这个品类,700Bike 就要以「品质升级」的定位切入这个空白市场。做「城市自行车」的 700Bike 并没有主打」智能「这张牌,而是专注于」如何做一辆好自行车「,在材质、性能、设计上均追求极致品质。目前 700Bike 已经拥有 4 款车型,它们或会成为城市出行中新需求的创造者。
家具电商「造作」的背后是中国 3 万亿家具市场以及「有品质和设计感」的家具品牌的长年缺失。面对年轻的新中产阶级,造作希望通过自己优秀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抓住他们在「住」这件事情上的消费升级需求。造作的签约设计师均为国际设计大奖得主;在生产环节则自己寻找代工厂合作,严格把控供应链;销售也正在由线上往线下扩张。大胆鲜明的设计风格使得造作成为国内最有调性的家具品牌,而「新商品品牌」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正迎来机会。
乐纯是一家从组织架构到驱动方式都更偏向于互联网公司的多品牌食品公司。在产品工艺和产品迭代速度上,乐纯都较传统食品品牌做出了明显的创新。并且不同于传统食品「电视+超市」的模式,乐纯搭建了一个由用户驱动的运营体系,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推广传播、体验优化等环节均让用户参与其中,并实现了高于传统快消品行业的增长和盈利。随着销售规模增长,乐纯也建立了全国第一条滤乳清酸奶生产线。2016 年,乐纯的销售额预计将达 1.5 亿。 金融科技篇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一轮 3 年左右的野蛮生长后,正在回归。 进入到 2016 年之后,整个行业开始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余额宝、兼顾资产端和资金端的 P2P 等平台类模式正在减少,靠着拼渠道、流量和高收益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精细化、差异化、技术化的运营和创新是互联网金融这个阶段的主题。 同时,一度被强调的「互联网化的金融」理念也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重新关注,以及「金融与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Fintech」大行其道,金融行业正在重新回归到「技术信仰」的时代。所以,能够在技术层面和产品层面做出的创新的公司将成为关键的行业变量。具体来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资产端创新 P2P 平台都在根据自身能力优势逐渐分化为资产端和资金端两类。在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阶段,大量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已经通过高息、补贴等方式完成了资金端的用户教育。现阶段大家面临的问题已经变成了:手握大量资金却不知道该投给哪个平台。因此,在现阶段,做资产端平台更容易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有了优秀的资产,资金的聚集是顺理成章的事。 另一方面,金融的本质是资产分级和风险定价。在资产还未能被合理定价的阶段,谁能长期在资产生成上占据优势、更好的给这些资产定价并且妥善的管理这些资产,谁就能够掌握核心竞争力,建立壁垒。 因此,当现有资产端日趋同质化,固定收益类产品已经不再稀缺时,就应该着手发掘新的资产了。发掘新的资产、掌握相关资产的风控技术、为市场创造新的增量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机会。 拓展资产端,既可以拓展资产类别,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消费场景来创造新的场景化资产。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专注于资产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的资产,比如针对小微企业、农村市场的信贷资产、供应链金融资产以及针对各类人群和场景的消费金融资产等。这其中,被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程度越低的市场,机会越大。 二、消费金融 顺着资产端创新往下看,消费金融资产因为其资产的足够分散、小额,并且依托于具体的消费需求,成为了这一轮资产创新当中公认的优质资产。 当然,不仅是因为资产优质,消费金融的快速兴起跟需求端的推动直接相关。面对拉动内需的政策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金融是能够给单纯的消费行为赋能的。这也是阿里、京东等有消费场景的公司都在大力推自己的消费金融业务的原因,它带来的是「业务增强效应」。 所以,消费金融带来的创新和可能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