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落潮,最该关注的 6 个领域和 50 家公司
为兴趣爱好买单。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外,基于兴趣爱好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被年轻人重视,比如健身、户外、旅游等,而这部分需求通常能够更好的愉悦自己。而比起 80、70 后来说,90 后更愿意为这些「需求金字塔」中「上层的」需求买单。 花钱实现「自我满足」。或是为得到一种的生活状态买单、或是为尝试不一样体验而买单、或是为改变和突破自我而买单,总之,消费的目的更多是满足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二、垂直人群+内容——新的电商模式 对于消费领域来说,需求端的变化必然会催生新的商业逻辑,而这种逻辑会反应到用户运营、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 与之前电商的「大流量生意」相比,瞄准消费升级市场的电商类项目寻求的是流量的「深度变现」,最开始要抓住的是那一批有意愿和需求的窄众用户。由此,FreeS 投资人黄海认为,消费升级的产品需要拥有三个特征:垂直化、人群化、场景化。我们将其概括为「垂直人群」+「内容」的新电商模式。 贝塔斯曼汪天凡给出过一个他看电商项目的公式:大流量 * 高转化 * 高客单(毛利)* 强复购 * 低履约成本 = 一个电商的性感程度。那么在这些因素里,「垂直人群+内容」的电商形态到底有哪些破局机会? 1、锁定垂直人群 面对需求升级和新生活方式的出现,摆在电商面前的一个挑战是:如何选品。不同于传统电商通过打透供应链选「爆款」的思路,为消费升级需求而生的电商需要找到能激起用户的不同以往的购物欲望的品类。 另一方面,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庞大的消费人群面对的是更加多样的消费体验,如何做出消费决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做垂直人群的电商,其实做的是「重人群,轻品类」的电商。它为一个特征相似的人群提供跨品类的商品或服务,也就是「为一个垂直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垂直电商通常以某个品类或场景切入,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延伸到其他生活消费领域,最后或能做成一个生活方式电商。 所以,对应到汪天凡的公式中,垂直电商是一个更容易让特定人群产生高客单、强复购的模式。谁能抓住用户,谁能获得订单、谁能培养出更高粘性的用户很重要。对「人群」的理解成为了垂直电商的关键,谁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用户,就能形成自己的一套选品逻辑,而这也是电商这样的渠道品牌的新壁垒。 2、内容的价值 从品类垂直到人群垂直,背后的逻辑地流量红利不再,获客成本日益升高。那么,怎么以更低的成本抓到我们想要的垂直人群、怎么让他们对那些曾经没有消费过的品类产生购买欲?这便是内容能带来的价值。实际上,内容是运营电商的一种新方式,而好的内容能降低获客成本,给电商带来高转化和强复购,甚至高客单。
在 IDG 资本楼军看来,输出「价值观」是用来聚集人的最有效的方式。产品与人之间或者卖家与消费者之间做的其实就是价值观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有两种形式:一是内容的输出;二是商品的输出。 我们应该看到热闹的「网红电商」的背后,其实他们每天都在通过表达价值观过滤人群。所以,网红电商的关键是通过内容、交互等方式过滤出一个能与自己形成价值观认同的人群,并对这些粉丝形成粘性。这其中,高质量的内容很重要,在内容中夹杂一些商品推荐,通常能形成良好的转化。
在「氧气」创始人徐黛妮看来,消费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洗脑」的过程。但不是什么产品都可以给人洗脑的,它必须在内容上具备很强的「专业度」、「场景感」和「引导力」,才能左右用户「不同于以往」的消费决策。 这其中,「场景」是最直接的内容呈现方式。而场景的设计要尽可能的细化、具象,「场景即商品」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比如,主打「以图搜图」的内容电商「See」就是「场景即商品」的典型代表。
在移动的形态下,用户的搜索减少了,转而更加依赖浏览和推荐,这样的购物方式更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非计划性消费。当用户在一个公众号里看到关于下午茶的推荐内容而特别想尝试一下,这就是冲动消费。而冲动性消费是形成高转化、高客单的关键。 所以说,好的内容能降低用户的决策门槛,刺激他们产生冲动消费的欲望。可以说,在这样内容面前,大流量和高活跃度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三、新「商品品牌」的机会 消费升级过程中比较容易被看到的是「产品升级」和「服务升级」,而「品牌升级」却容易被忽略。在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看来,品牌升级是消费升级的灵魂所在。如果说「新的电商模式」对应着新渠道品牌的崛起,那么新商品品牌同样孕育着一波机会。 随着市场和人群更加细分、年轻人的新生活方式不断出现,一定会有新的商品品牌出现,它们或是创造出新的细分市场,或是取代现有市场中老旧的品牌,而新品牌将更符合年轻人、或特定垂直人群的价值观。 1、品牌升级的背后是首先品质升级 新商品品牌的出现表面看似营销驱动,其实本质还是产品驱动。一个新品牌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必须建立在好的产品品质上。 在酸奶、沙拉、果汁、蛋糕、冰淇淋等众多可以打消费升级概念的食品品类里,不少新的品牌们都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口味调配、原材料供应把控、制作品控上。毕竟,「好吃」才是吸引消费者复购的关键。 2、给品牌赋予更多的「附加价值」,形成溢价能力 (编辑:源码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